美战机集体“趴窝” 原因:飞行员需要“喘口气”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强责任编辑:柳晨
2017-06-28 09:34

很多人都了解客机上的氧气面罩,一旦遭遇空中险情,比如座舱失压,它就会脱落,这时候乘客使用的就是飞机的氧气系统。

最近,这套在很多人眼里不起眼的“小系统”惹了大麻烦。美国卢克空军基地因氧气系统故障停飞的F-35战机原定于6月12日恢复飞行,但军方当天却宣布,停飞令无限期延长,直至故障调查完成。这意味着全球220余架F-35中四分之一将继续“趴窝”。除此之外,今年4月,美国海军还暂时停飞了所有T-45教练机,原因也是氧气系统问题。而且,F/A-18“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和EA-18G“咆哮者”等多型战机,近几年也曾多次出现过氧气系统故障。

对此,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王群教授介绍:“普通公众,包括很多美国人,长期以来都存在一种习惯性偏见,就是战机氧气系统并非高大上的东西,能有什么技术含量?甚至连有些飞行员也有这种‘错觉’,认为只要戴上飞行头盔、捂上氧气面罩就OK了,但实际并非如此。虽然制氧原理很简单,但这套系统却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因此可靠性很不容易保证。”

技术保障“发动机不停氧气不断”

战机的氧气系统也称战机的供氧系统,是指战机在高空飞行或应急离机过程中,通过氧气面罩向飞行员提供含氧混合气体的个体防护系统。作为战机生命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证飞行员高空、高速和长航时的生理需求。

“其重要性就如同战机的供油系统一样——没有它,别说战机战斗力难以发挥,就连战机安全和飞行员的生命都无法保障。”王群指出。

战机主要采用气氧、液氧、固氧、分子筛等氧气系统。前三种氧气系统,飞行员使用的是事先储存到容器中的氧气,而分子筛氧气系统,是利用分子筛来对空气中的氧、氮组分进行选择性吸附,从发动机引入的压缩空气中直接分离出氧气供飞行员使用。它克服了其他氧气系统的缺陷——如氧气有限、安全性不好、占用空间大等,能通过无限供氧来极大地提升战机续航能力并显著减轻地勤保障负担。

“因此,分子筛氧气系统能‘发动机不停氧气不断’,有利于促进现代战机‘自保障’要求的实现,是三代战机的重要标志之一,即使目前最先进的四代战机基本上还是采用它。当然,分子筛氧气系统也在逐步升级,而且还正在发展其他氧气系统,比如膜分离制氧系统。”他说。

记者了解到,美国上世纪90年代就已基本为所有战机安装了分子筛氧气系统,随后西方国家纷纷跟进换装了它,俄罗斯也在效仿。不过由于技术难度大,俄罗斯直到2013年才为其先进战机研制出实用的分子筛氧气系统。此前,俄罗斯战机多采用气氧或液氧氧气系统,它们的氧源是地勤配置的储气罐,只能定量有限供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