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写在护士节:迷彩天使卫勤一线争做“提灯女神”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晓祺 周彦涛 濮照 陈国全责任编辑:毛志文2014-05-12 09:00

169医院野战医疗队护士长旷艳春——

走向战场,我们需要多准备几手

■本报记者 濮 照 通讯员 袁 巍

“伤员太多,引流管已经用完了!”在5月初的卫勤保障演练中,169医院野战医疗队手术组护士长旷艳春遭遇特殊情况。

器材不足,手术便难以进行。只见旷艳春剪下一段段“压脉带”,放入高压消毒锅,作为引流管替代品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主刀军医孙坚为她的机智竖起了大拇指。

战友们说旷艳春是战场上的“智多星”,而她却说:“我其实跟大家都一样,只不过平时准备的可能多一些。”为积累经验,她平时进行每台手术时,都会将所需器材、出现状况按手术的不同类型和伤情分门别类地详细记录下来,现已装订了几大本,应对突发情况得心应手。

野战条件下展开手术车,必须符合快速展开、快速工作、快速转移的要求,手术展开的行动预案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旷艳春大胆摸索,对每种物资的增减反复试验,提出了改进器材装箱搬运方法和优化人员进入流程的建议,并发明 “抽屉式”箱组,做到定人、定岗、定位,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手术车展开时间比以往缩短了3分钟。

“手术预案的展开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娴熟的技能作为支撑。”旷艳春担任医疗队手术组护士长后,为了与其他组实现无缝对接,她按照实战想定与手术预案,对预先了解伤情、后送安置等多个环节进行规范,广泛开展护理人员盲扎、颠簸下穿刺等技术擂台赛,还引导护理人员苦练动态插管、止血、固定等急救技术,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人员出现损失怎么办?”“器材遭到损毁怎么办?”“突然停水停电怎么办?”……旷艳春与战友一道制订完善的手术处置预案已达百种,可是每次演练后,她都与战友们反复讨论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的突发情况。她说:“走向战场,我们需要多准备几手!”

海军总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

无私大爱,伴中国海军航迹延伸

■本报记者 陈国全 通讯员 毛 宇

“残奥会上‘芭蕾女孩’李月的故事家喻户晓,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海军总医院,后来知道了医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的故事,就更加坚定了我到这里工作的信念!”5月5日,海军总医院招聘会现场,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系的王程艳说。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王文珍也来到了招聘现场。6年来,王文珍保持着与李月的电话联系,始终关注着李月的身体情况。2008年5月15日,在汶川震后坍塌的楼板中,王文珍和同事们冒着余震,为被埋60多个小时的李月实施了震后第一例现场截肢手术,经过精心护理,李月恢复良好,“芭蕾女孩”在北京残奥会翩翩起舞。

2011年,在王文珍的倡议下,海军总医院成立了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几年来,服务队积极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播洒的无私大爱随着海军舰艇的航迹不断延伸,在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

2013年11月28日,在菲律宾台风重灾区,孕妇利图皮娅饱受灾后惊吓,身体异常虚弱,赴菲律宾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的该院医护人员果断通过直升机将她转运至和平方舟医院船。在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下,这名孕妇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男婴。

医院船上,悉心照料这对母子的李洪艳、史巍等护理人员,全部来自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在印尼海啸救灾任务中、在“科摩多”多边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演习和“海上合作-2014”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现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复杂海况和实战背景下医疗救治演练,服务队医护人员凭着专业的海战场救治技能赢得了外军同行们的赞誉。

3年来,优秀团队带教、精品护理课程、过硬护理技能,成为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打造全国一流护理队伍的法宝,团队也接连获得全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全军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解放军报》(2014年5月12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