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某部炸礁队三级军士长聂少雄——
在炸礁“炉”里百炼成钢
■刘方泉 本报特约记者 李玉银

精武星路:聂少雄,湖北云梦人,1980年2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荣立三等功2次。
盛夏的湄州湾,烈日当空,热浪袭人。
济南军区某部炸礁队三级军士长聂少雄在无遮无挡的炸礁平台上,已连续工作了近10个小时,衣背上盐渍一片连着一片。当他钻完最后一个孔,爆测班的战士迅速将早已组装好的炸药放入套管,沉入海底。
“5,4,3,2,1,起爆!”随着一声闷响,海面上绽放出一朵硕大的水莲花,一块1000多立方的礁石瞬间“粉身碎骨”。
十几分钟后,海面趋于平静,测量员乘坐小艇赶到爆破海域,利用探测仪现场测量。“爆破未留残点,完全符合要求。”听到测量员的报告声,聂少雄这才抹了一把汗,长长舒了口气。
12年前,放着机关小车班的驾驶员不干,聂少雄主动申请到炸礁队时,引起很多人的不解。原来,聂少雄参加了炸礁队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后,被炸礁官兵的英雄业绩深深感染,决心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
然而,个中艰辛超乎想像。作为全军唯一一支成建制的炸礁队,官兵几乎天天漂泊在海上,与狂风恶浪相搏、与雷管炸药相伴。
“不与死神搏上几个回合,算不上合格的炸礁兵。”一次,炸礁队在某军港执行航道清理任务,2吨炸药埋进海底后,因水流太急将导爆管冲断,造成大面积哑炮,形成一个“水雷阵”,随时威胁进出航道舰艇的安全。
队长、教导员带领聂少雄等5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其余人员被“赶”下炸礁平台。原来,2吨炸药密布在半个篮球场大小的范围内,再次错位打孔,钻头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爆炸药,整个平台船将被撕成碎片。
聂少雄小心翼翼地开动钻机,通过钻杆在海底礁石进尺的难易和快慢,来掌握钻机的力度。突然,聂少雄感到钻头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是打到老孔上了,他迅速地提起钻杆,虚惊一场。与死神较量3个多小时,成功诱爆“水雷阵”,险情排除。
以往海上作业是通过起爆枪引爆炸药,但由于子弹容易受潮,故障率很高。为此,上级配发了新型电子起爆器,但起爆针却比导爆管粗,无法连接。看着新装备派不上用场,聂少雄走路都想着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一天,聂少雄带儿子去诊所看病时,看到医生手里的注射器针头,突然来了灵感:能不能把针头改造成起爆针?聂少雄当即买回一些针头,经过多次改装,最终取得成功,被战友们称为“起爆神针”。
精兵礼赞
危险面前从不畏惧,生死关头一往无前。聂少雄,你在血与火中历练胆识、学与研中升华智慧,那一次次海上爆破溅起的冲天浪花,映射着军人的血性壮美。
《解放军报》(2014年6月24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