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20分钟后,到达阻断点,一位等待已久约40岁出头的男子引起了笔者注意,大家对他恭敬有加,叫他“刘老师”,他就是“光缆神医”——刘平!
“立即开始抢通”,官兵喘息未定,抢修队张队长铿锵有力的一语命令,大家闻令即动迅速发动油机、开启照明、摆设工具,现场“硝烟味”十足。
额头的汗珠滚滚落下、蚊虫肆意叮咬,夜间抢通,难度明显增大。只见开缆上架、光纤接续各项操作大家与刘平同台配合,现场组织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分工明确,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障排除,成功代通,恢复通信”。不久,电话里便传来喜讯。
该营营长陈高告诉笔者:“为提升官兵应急应变能力,打牢官兵的实战意识,团党委始终要求我们把从严、从难贴近实战训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团共担负几千公里的光缆维护任务,几十个通信站,几乎都与地方通信单位有业务联系,像这种恶劣环境下的夜间军地联合通信演练,各分布点每月都会与地方相关单位取得联络不定期组织,实现“遇有情况能动、复杂环境能通、军民协同能联、平战结合能用”的目标,在固有国防通信台站的基础上,联合地方通信网络资源,构建一张覆盖任务辖区的通信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