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往部队的物资装载完后,王仰峰亲自带着战士关闭钳封车厢。
作为一名党员,他追求对党的事业一片忠心
“王仰峰干起工作有冲劲!”王仰峰的搭档、仓库政委沈恩荣说,“不论干什么工作,他都充满信心,很有激情……”
扑下身子干事,办法总比困难多。王仰峰上任之初,就与100多名官兵和40多名职工一一促膝谈心。仓库落后的面貌,一些官兵混日子的现状,让王仰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个星期后,他把党委“一班人”召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个严肃的话题:“仓库落后,不怪官兵怪领导;不能埋怨官兵不上进,而是我们辜负了官兵,没把队伍带好!”
这难那难,只要有“钉钉子”精神就不难。王仰峰从改变仓库环境入手,带头啃在盐碱地上种树这个硬骨头。几代仓库官兵都曾想方设法种树,可种了一次又一次,都以失败告终。王仰峰潜心学习园艺,并立下军令状:树种不活,所有花销他个人出。这股子犟劲儿,打消了官兵们的疑虑。在他的指导带领下,当年种下的500棵柏树和300棵女桢无一死亡。
王仰峰让官兵佩服的,不单是在盐碱地上种活了树。仓库库区没有围墙,组建以来一直与当地5个行政村、4000多名村民同饮一河水、共用一条路,安全管控压力大。王仰峰一边带着官兵筑围墙、修防护栏,一边跟地方政府协调,帮助驻地群众修通了出村的水泥路。这一堵一疏,既没有破坏与驻地群众的感情,又将建库30多年来的开放式库区变成正规化的封闭型营区。
有多少正气就有多少底气,党员干部就是要坚守原则、率先垂范。在原则问题上,王仰峰始终做到干扰再多,底线不破。仓库担负着驻陕部队官兵通用物资供应保障,供应单位下至区县武装部,上至总部军兵种直属单位,发放物资王仰峰一概是只认单子不认人。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得罪人,甚至影响个人发展,但王仰峰却一口吐沫一个钉:“我是党的干部,我只对党组织和部队建设负责!”
王仰峰有位堂叔和他家里一直关系很好,他上学困难的时候,堂叔还帮他垫过学费。有一次,堂叔打来电话说,孙子考上大学军训想给孙子要一床军被。王仰峰没有开后门,而是自己花100多块钱买了一床军被,给堂叔捎了回去。
走进王仰峰的办公室,你会发现里面的用具十分陈旧,沙发表层的皮革都快磨穿了。据知情官兵介绍,这个办公室的设施都是前任领导留下了的,7年多来大家多次建议重新装修一下主任办公室、购置新的办公桌椅,每次王仰峰都是第一个站起来反对。
王仰峰原则性强,却也不是“无情汉”。仓库每年完成被服供应上百万件套,物资器材供应百余节车皮。他对供应单位承诺:只要手续齐全,全天候服务。他给官兵提出要求:宁可自己麻烦千遍,绝不让受供部队一事为难。
只想着给自己脸上贴金,比枪杆子上的锈蚀更危险。大小会议不让机关写稿子,每天早晚巡库、查哨风雨无阻,发放物资从来都干在第一线,每天出操、每次全库点名和紧急集合第一个到;他带头把用剩的包装箱、打包绳收好再用;他和家人出门办事,从来没用过仓库的公车……7年多来,王仰峰带头在一线、带头收发物资,脊椎都变了形。他说:“仓库100多号人,说实在的,就跟野战部队一个连队差不多。在基层连队,哪个连长不是带头训练,带头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