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某山步旅推进战斗力 20年来8人牺牲409人负伤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魏兵 郭丰宽 唐波责任编辑:刘航2014-08-25 04:10

今天不去面对失败的可能,明天就可能咽下失败的苦果。战斗力的天平上,称量的是军人的情怀——

军人有所怕,才会有所不怕

采访这个旅,几点印象在记者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这里的军人不怕冒风险——

河谷石滩里,工兵营战士王旭没走两步,探雷警报突然响起。

判定位置,扒开乱石,王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探雷器再次提醒他:这是一个“真家伙”!豆大的汗珠一下子从额头渗了出来。

这可真够“雷人”的!要知道,在过去,排雷作业区埋设的都是模拟地雷。时间久了,大家见怪不怪,判定雷位后,用工兵锹三下两下就刨了出来。

此刻,排雷绝非“刨瓜”那么简单!王旭连续深呼几口气,小心翼翼地将手再次伸向地雷……

15分钟惊心动魄的作业,走下考核场,脱去防护装具,王旭已经全身湿透。

这里的军人不怕丢面子——

去年夏天,上级一位首长带机关工作组,第一次到该旅检查工作,要求他们自主组织一场实兵演练。

这是一次展示训练成果、留下良好印象的绝佳机会,不少官兵提议:演练“进攻战斗”。理由有三:一是前几天刚刚练完,轻车熟路;二是场面壮观,抓人眼球;三是方便组织,容易出彩。

然而,演练课题下发,却令人大跌眼镜:竟然是刚刚开始训练的“阵地防御”。

旅党委的理由只有一条:“阵地防御”演练虽然悄无声息,不易出彩,但却是目前阶段正在训练的课目,暴露出问题,正好请上级领导机关指点迷津。

这里的军人不怕惹麻烦——

去年底,旅机关的同志针对现有装备数据格式不兼容的问题,调研撰写了一份内参。到了是否上报的关头,一些“善意提醒”也吹进了旅领导的耳朵:

问题确实是影响和制约部队指挥的“瓶颈”,如果拖延到战场上,后果不堪设想。可另一方面,如实上报问题,相当于否定了上级对口部门的工作,岂不是给上级“找茬”?

到底报不报?旅党委班子一碰头,“签字画押”——情况属实,报!

内参反映的情况得到总部首长批示,然而时隔不久,一名上级机关干部果然打来电话质问:“写这份内参,你们究竟出于什么目的?”

内参作者镇定回答:“能打仗、打胜仗!”

“你们还真敢!”见到坚持使用真地雷考核的该旅参谋长陈廷凯,记者冲他一竖大拇指。

“其实我们是真怕!”

“怕什么?!”

“怕打败仗!看看历史上的每一场仗,军人一败就是国土沦丧,就是人民涂炭,就是战友甚至自己牺牲……作为军人,你不怕?!”

军人有所怕,才能有所不怕。正因如此,他们碰到矛盾才敢“豁出去”,面对得失才能“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