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沈阳军区某舟桥团“微课堂”深接地气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段君奉 张强责任编辑:刘航2014-11-21 03:44

沈阳军区某舟桥团营造良好氛围提升教育实效——

“微课堂”深接地气

■本报记者 段君奉 通讯员 张 强

“教育就像系扣子,把身边典型当成‘扣眼儿’,扣子才能系得不偏不斜。”沈阳军区某舟桥团党委有着这样的体会:官兵最信服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就能学的先进典型。

近年来,该团积极借鉴央视“百家讲坛”“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形式开设“战士讲堂”,精选小话题、小观点,每天利用一二十分钟的时间安排1名官兵走上讲堂,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身边人、身边事,从中折射大道理,激励强军志。

1  

前段时间,少数即将服役期满的战士有“算日子等退伍”的心态。得知大学生士兵张英杰有着3次报名参军终圆一家三代报国梦的经历后,团里特意让他走上“战士讲堂”,和官兵说说该如何珍惜军旅时光、荣耀军旅生涯。

“我爷爷和爸爸都是退伍军人,参军入伍是我家三代人的共同梦想。第一次报名参军时,因为体重超标没能如愿,想着还有机会,我就开始加强体育锻炼。上大二那年,体重终于从90多公斤减到70多公斤,没想到再次报名时被告知已经超龄了。超重可以减,超龄不可逆。我当时几乎绝望了,在报名现场就泪如涌泉。”张英杰的娓娓道来让听讲的战友感同身受。

“征兵工作人员得知我的情况后,告诉我别灰心,现在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入伍年龄条件有所放宽,只要不放弃,一定有机会。大学毕业后,我第一个在学校网上报名应征,接下来顺利通过了体检、面试等环节,终于圆了一家三代人的梦想。现在,每当我对自己放松要求的时候,总会想起爷爷在车站送我时流泪的情景,总会想起那句‘一定要当个好兵’的嘱托……”张英杰的故事,让战友们陷入沉思。

“场地不大效果好,时间不长抓人心。”一连指导员吴健告诉记者,如今,“微课堂”已经成为激励官兵奋发进取的好平台。登过台的官兵把它当作一种褒奖鞭策,没登台的官兵把能登台开讲当作一种荣誉追求,团里的自我启发式教育氛围浓厚。

2  

“只要坚持不懈,精彩就在脚下。”新训伊始,贾权、谢奉权等“明星班长”把“战士讲堂”带进了新兵班排宿舍。

“刚入伍时,我身高1米72,体重只有55公斤,身上就没几块肌肉。由于基础素质不好,新兵连结业考核时成绩仅是勉强达标。下连后,我就开始自我加压强化训练……”贾权的一番话让不少新战士联想起刚进军营的自己。

得知眼前的这个健硕老兵,现在做上千个俯卧撑不在话下,能熟练操作6种主战装备,曾以优异的军事技术赛绩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十大超级战士”,还荣立过一等功,新兵们心中艳羡不已,并对未来的军旅人生充满了憧憬。

脸上略带稚气的新战士小刘身体素质一般,他说:“我以前不注意体能锻炼,跟战友们相比挺自卑。从老班长们身上,我明白了强化体能不是朝夕之功,关键要保持一股子韧劲。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兵说兵话、兵析兵理,身边典型的成长经历引起许多新兵思想共鸣。团里趁热打铁,在局域网上开设感动舟桥团“十佳人物”专题网页,供新兵浏览、跟帖讨论;在《新兵简报》中开设“新兵营光荣榜”,晒出训练、内务、队列等标兵的照片;围绕“典型离我们有多远、我们能不能当典型”组织讨论,帮助新兵从各类典型的成长经历中感悟奋斗目标。

3  

“教育接地气,才能真正发挥聚兵心、提士气的作用。”团政委焦玉庆介绍说,针对新生代战士特点,团里充分利用网上论坛、军营DV、数字史馆等平台开展教育,使形式更加生动鲜活,让内容更加易于接受。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有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前不久的一堂“战士讲堂”内容是学习《强军战歌》的内涵,授课战士边教唱边讲解,并配上与歌词相对应的团队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精彩视频图片,通过“DV析理”的形式既让大家牢记强军目标、理解深刻内涵。上等兵王其阳说:“听完这一课,大家再次唱响《强军战歌》,声调明显‘高八度’!”

二营七连指导员宋承林说:“战士思维活跃、眼界开阔、追求时尚,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太感冒’,有时候以辩论的方式搞教育更管用。”该团围绕官兵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干部主讲、班长骨干辅讲后,充分利用课后讨论、班排务会等时机,经常采取实话实说、一事一议的形式开展讨论辨析,引导官兵各抒己见、相互启迪,形成了上下互动、人人参与的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