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黄牛”值得点赞
■本报记者 周 远 特约记者 张世峰 通讯员 赵振威
1月下旬,记者到济南军区某大队采访,恰逢他们召开“维修保障奖”表彰大会。对这个奖,记者并不陌生,该大队是个技术单位,科技进步奖项是官兵评功评奖、晋职晋衔的重要依据。但是有不少“老黄牛”式的干部,获得的“大奖”虽少,对部队战斗力提升的贡献却不小。之前在表彰科技进步奖项获得者时,他们没有忘掉这些“老黄牛”,专门为他们设立了“维修保障奖”。
大队政委张启明向记者解释道:“过去颁这个奖时往往在台下进行,往往被当成了安慰奖。今年我们大队领导参加‘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感到,大力提倡‘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就不仅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还要让老实人荣光!所以,我们专门为这些‘老黄牛’召开了这场表彰大会。”
现场聆听主持人宣读颁奖词,记者发现这9位名不见经传的“老黄牛”其实个个不简单:助理工程师方建华历时3年担纲编写了某弹炮结合系统维修保障规程,下发部队后成了基层官兵保养维护装备的“百宝书”;高级工程师薛兰柱研制出野战雷达器材箱组并推广部队,产生了显著的军事效益,他却以“距离战场要求有差距、仍需改进”为由迟迟不肯报奖;电站室主任李健一项发明革新做了十几年,中间多个子系统可以单独报奖,但都被他一一放弃。他的理由是各个子系统单独报奖,的确能增加个人的获奖数量,但多个发明相互独立,难以形成方便快捷的整体保障效能……
据介绍,在该大队,很多像他们一样的“老黄牛”想干事多,想名利少,但大队党委一直以来没有忽视对“老黄牛”式干部的关照和厚爱。高级工程师刘志远攻关课题资金短缺,大队党委研究讨论后,决定为刘志远的专项科研单独申请经费……
“我们既从党委那里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更在全体官兵面前感受到了荣光!”走下台来,披红挂彩的助理工程师方建华激动地对记者说道。“老黄牛”得荣光,也端正了不少年轻干部的政绩观、名利观。大队助理工程师、博士孙香冰坦言,以前老想着早出成绩早进步,革新成果不成熟就想着报奖,今后要一门心思踏实工作,努力为部队建设多作贡献。
不让老实人吃亏 让老实人荣光
■风 云
编罢这篇稿子,虽值寒冬,却有一股暖意带着欣然涌上心头。
关于不让老实人吃亏的问题,已经讲得不少了。这里想谈的,是干部成长的生态问题。
“生态”一词,原本是生物学上的概念,现在引用得十分广泛,从环境、文明到政治、社会,皆可用之。生态有良莠之分。良好的生态积极向上、和谐共荣;不良的生态污染横行、扼杀生机,反映到政治生态中,我们称之为“劣币驱除良币”,或曰逆淘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最近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倡导党员干部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可以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形成:一大批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部得到重用;一大批作风正、能力强、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人们常说,领导就是环境。营造老实人成长的好生态,领导干部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科学完善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唐代的魏征善直谏、有胆识,英明如太宗,也有觉得下不来台的时候。话说那日,太宗气冲冲回到内宫道:“会须杀此田舍翁!”长孙皇后听罢,具朝服立于庭,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
温故思今,为这则君臣佳话感动的同时,别有感触:如果老实人被信任与重用,全然系于唐太宗这样一君之明,或长孙皇后一人之明谏,难道不是另一种悲哀吗?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言:“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只有当老实人“吃亏”还是“吃香”的问题,不再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只有当党员干部都把“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当作立身处事之本,我们的政治生态与干部成长,必将形成良性互动,展现勃勃生机。
行文至此,想起一首名为《小池》的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个“惜”字、一个“爱”字,充满朴实真切的情怀;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枝小荷,自成一幅清新明媚的小池风物图。这,正是令人向往的政治生态。
(《解放军报》2015年02月0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