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办公室“扩容”记
■本报记者 贾保华 特约记者 胡建峰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第47集团军某团采访,听闻该团常委办公室竟然“扩容”了,遂一探究竟。
记者首先来到政治处主任袁文博的办公室,不大的房间里,居然摆了6张办公桌,不时有官兵进出办事,原来的“主人”则被挤到了墙边的小角落里。接连看了几间常委办公室,记者发现这并非特例:参谋长和7名机关干部一起办公,保障处长和4名助理员挤在一屋……
原来,该团正在修建现代化营房,办公楼拆了,机关搬迁到了一座老营房办公。老营房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锅炉、暖气、电路老化等问题突出,入冬后楼里白天气温也就零度上下,晚上更像是冰窖。
有人建议整修供暖设施,保证办公取暖;有人建议维护老化电路、为每个办公室购置电暖气。对此,团领导表现得很抠门,把两项方案都否决了。
“士官公寓也存在电路老化、水压不足、暖气不热的问题。”党委会上,团政委梁勇动情地说,年关在即,士官家属陆续来队,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取暖,而忽略他们的生活。最终,团党委决定首先完成士官公寓改建,确保房屋敞亮、水电齐备、暖气完好,让来队家属在部队舒心过大年。
那机关的取暖问题怎么办?团党委研究之后得出一个字:“挤!”他们把常委办公室让出来,安排机关干部集中到阳面办公。“几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不但增加了人气,提高了办公室温度,而且工作起来不用串门子,更方便了。”正在和几名干事一起研究教育方案的袁主任笑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