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兰州军区>>正文

兰州军区向实战化进军 开了“四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莫福春 贾保华 杜红星责任编辑:刘航2015-04-14 02:41
练!练!练!夯实战斗力之基
——兰州军区直面“四不”问题大抓基础训练的探索与思考
■莫福春 贾保华 杜红星

某红军师工兵营官兵进行夜间布雷。袁宏彦

向“训得不全面”开刀 

偏训漏训缺陷多,打起仗来取胜难

风似钢刀,雪如鹅毛。去年10月中旬,海拔4300多米的昆仑山腹地,一场由陆军、空军、第二炮兵等诸军兵种参加的联合实兵演习悄然打响。

雪夜子时,在中线机动的某装甲团坦克梯队状况不断:两辆坦克因通过雪水河道时发生淤陷,只好调重型牵引车前来救援;梯队行进10多公里时,前方“桥梁损毁”,于是赶紧让保障队前出搭建临时道桥……演习中,许多小兵种专业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

“未来战场上,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小兵种专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兰州军区考评组领导看来,工兵、通信、修理等小兵种专业,是战场上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往往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然而,说起小兵种小专业训练,有人直言在部队训练中被“边缘化”,领导重视不够,机关抓得不紧,各方保障不力,与其在战场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去年6月,兰州军区对全区基础训练情况检查发现,有16个专业、数百个课目存在偏训漏训、粗训弱训现象。其中,小兵种专业和高强度训练、夜间训练占相当比重。尽管明知这样做不对,但从上到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在过去,不管平时其他课目训得咋样,只要上级经常考的主战专业和重难点课目取得好成绩就行。

“偏训漏训,打仗难赢。”剖析这一现象,某红军团团长王勇不无担忧: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诸军兵种力量相互融合、一体联动,小兵种小专业往往是跑得快的重点、联得通的节点、打得准的关键。如果偏训漏训的问题不解决,能打胜仗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鉴于此,兰州军区提出按“六全”要求抓好训练落实。哪“六全”?军区司令部军训部领导介绍,就是“按编制把单位训全、按实力把人员训全、按大纲把内容训全、按指导法把步骤训全、按战斗力构成把要素训全、按成绩评定标准把对象考全”。集训中,一些部队指挥员对此深有感触,落实“六全”,是实现作战体系的高度融合和全面过硬的基础。下一步,他们将把“六全”要求涵盖军区部队所有单位、人员、内容、要素、步骤和对象,着力破解基础训练“训得不全面”的问题,全面打牢“基础训练的基础”。

向“训得不规范”开刀

各行其是要不得,依法治训是上策

“什么叫负弹道?使用常用表尺,射击距离在250米、350米时弹道高是多少?外界条件对射击有哪些影响?”集训现场,某团二连指导员张华连珠炮式的提问,让不少玩枪多年的“老兵”频频卡壳。

“没想到轻武器射击还有这么多道道。”一堂课下来,某通信团参谋长冯小龙很是感慨,虽然轻武器实弹射击成绩每次都是优秀,但他对一些射击原理并不太清楚。

射击高手、某防化团上士李训练介绍,以往许多官兵信奉“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很少像此次集训那样认真学习轻武器射击原理。不少教练员也认同这一说法,不经分步细训直接让战士按“三点成一线”的要求打,结果射击成绩老是上不去。

“师傅带徒弟,一套是一套。”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即便是同一个课目,不同教练员讲的方法、教的技巧也不尽相同。

在兰州军区各级组训者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训得不规范所致,这是当前部队基础训练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何谓“训得不规范”?就是依法治训、按纲施训意识不强,训练中存在训练制度落实不好、教学组训不够规范、考核评比不够严格、训练保障不够到位、训练秩序不够正规的现象。

说起这些,某炮兵旅旅长蒲继生用一个“乱”字来形容。他说:“不纠正基础训练各行其是、标准不一的问题,很难夯实部队训练根基。”

可喜的是,经过不懈的探索实践,兰州军区总结出破解“训得不规范”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简而言之,就是要强化各级领导和教练员依法治训、按纲施训意识,严格依据训练条例、大纲、指导法和教材教范,以规范的步骤、正确的要领、标准的动作、科学的方法,规范基础训练的方法路子。

循着这一思路,此次集训他们区分共同和专业两部分,精选各兵种各专业59个课目组织观摩示范。这些课目涵盖12个兵种35个专业,涉及单兵、班、组、台、站、分队军官和首长机关各个层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今后训练,该做示范的都得做示范。”参训的新疆军区某团团长陈健表示,回到部队后,他将建强团营连示范分队,通过组织经常性的“示、讲、练、比、评”,使官兵形象直观地确立训练标准,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