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鼓浪屿45年来,他们坚持弘扬雷锋精神,爱民基因代代相传。请看来自南京军区“鼓浪屿好八连”的报道——
“特区精神文明仪仗队”
■本报记者 代 烽 杜 康 通讯员 高 敏
这是习主席记挂在心的一个连队。
今年3月12日,南京军区“鼓浪屿好八连”连长田鑫作为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听完田鑫汇报,习主席仔细地询问近期连队建设情况,勉励连队继续弘扬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这是人民群众深情挽留的一个连队。
有这样一段记载:1985年,军队精简整编。听说八连可能要迁出鼓浪屿,2.3万名鼓浪屿居民通过区委、区政府上书部队领导,请求八连留下。群众说,有八连在就有安全感。
一个连队,何以让三军统帅和人民群众如此牵挂?4月上旬,记者探访连队,聆听他们的故事。
去年8月20日下午,一名游客登上鼓浪屿附近一片礁石。因为玩得兴奋,他没注意到涨潮。“快来救人啊!”看到礁石上的游客随时可能被潮水卷走,当地群众立即拨通了“鼓浪屿好八连”的服务电话。5分钟后,连长田鑫带领两名战士背着绳索和救生圈赶到现场,纵身跳入海中,把游客营救上岸。
这样的险情,连队官兵每年都要处置多起。“有困必解,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八连的电话号码,成了鼓浪屿上特殊的“110”“120”。
那年,台风“鲇鱼”袭击厦门,鼓浪屿上一栋三层居民楼倒塌,连队官兵迅速组织救援。没有机械,官兵徒手刨挖,手磨破了,脚扎伤了,血水跟雨水混合在一起。大家奋战3个多小时,将一名受困妇女成功救出。
说起“鼓浪屿好八连”官兵爱民助民的故事,残障人士陈光明的妈妈陈嫦娥至今感动不已。
陈光明是一位先天性血友病患者。7岁那年,病情恶化导致其左腿残疾,不得不坐上轮椅。屋漏偏逢连阴雨。17岁那年,陈光明的父亲病逝,家中只剩下瘦弱的母亲和年迈的奶奶。知情后,八连成了这一家子的顶梁柱。从此,鼓浪屿上多了一道特殊的“风景”:八连官兵用轮椅推着陈光明上下学,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20多年过去了,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没有八连的官兵,就没有这个家!”陈嫦娥含泪告诉记者,正是八连官兵的坚守,陈光明创造了生命奇迹,打破了医生判定他活不过30岁的断言。
厦门市委主要领导说:“‘鼓浪屿好八连’官兵坚持弘扬爱民宗旨,已成为‘特区精神文明仪仗队’。”
去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全面推进鼓浪屿整治提升和“申遗”工作,努力把鼓浪屿打造成为高尚、优雅、精致的世界级文化艺术名岛。“鼓浪屿好八连”出动官兵千余人次,清理环境卫生,维护社会治安,提升鼓浪屿的文明品质。
“如今的鼓浪屿越来越漂亮!”八连指导员郭翔自豪地介绍说,连队官兵把美丽的鼓浪屿当成家,自觉保卫和建设这座“海上花园”。鼓浪屿整治提升期间,恰逢连队营房翻修,为减少对游客和环境的影响,连队运载建材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每次装车都认真捆扎,避免沙土掉落。
优良传统永不忘,爱民“基因”代代传。45年来,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连队做好事儿的劲头从未改变。田鑫一句话道出官兵心声:“我们一定牢记习主席嘱托,以更大热情参与鼓浪屿建设,更好地爱民、为民、助民,为第二故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