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教于乐
特色文化增氛围
1月24日,一场“军营吉尼斯纪录”认定仪式在军分区某部3连举行。官兵们激烈角逐,以获得相应训练设施的“命名权”,场面极其热闹。
战士张磊过云梯刷新全连最快纪录,在没有人刷新这个纪录前,这个云梯被命名为“张磊梯”。其后,连队还为其颁发“证书”,并在局域网微博上加以宣传。这样的殊荣,极大地激发了他的战友王鑫刻苦训练争夺第一的热情。王鑫当场向他挑战:“看到你取得光荣的命名权,我也要提高训练成绩,超越你为自己赢得荣誉!”
开训之后,官兵训练艰苦、时间紧张。军分区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以小动漫、小DV、小讲台、小展板、小擂台为载体的“五小”活动,使强军文化化零为整,渗透到官兵生活。2月初,部队进行射击训练前夕,一部反映曾在战区特种兵集训中赢得“黑豹”勋章的下士余志鹏事迹的微电影《丛林黑豹》上线局域网。身边典型的感人事迹通过一幕幕用心拍摄的镜头娓娓道来,主人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铁血情怀,更成为最生动的训练动员令。
气势磅礴的大刀舞、刚劲整齐的傣族武术、精神饱满的长棍操……军分区还在每个连队建立一支特色文化队伍,官兵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一招一式中,大家舒缓了压力、增强了体质、培养了默契,提高了连队整体训练水平。
因地制宜
“DIY”作品最贴心
比赛“战袍”、战斗标语、标兵专属刻章……漫步西双版纳军分区军营,随处可以看到官兵的“DIY”作品。这是军分区依据当前“90后”官兵文化程度高、兴趣爱好广泛、创意能力强等特点而开创的军营文化新模式。因场地形式不限,时间灵活机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特别受官兵欢迎。
年初,军分区某部5连在官兵问卷调查中了解到,新兵中“军迷”比较多,连队的日常训练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连队专门规划出场地成立“军迷文化室”。在这里,官兵们可以自己制作军事模型,进行兵器推演,还可以用道具角色扮演各个时期的我军英模。战士王宝强感慨地说:“军迷文化室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体味军事文化的空间,全方位地提高了我们的军人素养。”
“贴心的文化活动帮助官兵发现自身价值,自然提高了他们的训练热情。”分区通信站教导员赵焱介绍,通信站近3年来在各级考核比武中成绩平平,官兵荣誉感不够强。今年开训后,军分区在站里开展“做信息化标兵”系列文化活动,组织评选训练标兵,并摆放在营区显著位置展出事迹和图片。此举激发了站里男兵女兵的争先创优热情,开年就在上级组织的通信专业比武中名列前茅。
(《解放军报》2016年02月28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