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余小议
“好马”亟须配“好鞍”
■高志文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在军事后勤保障史上,马鞍的发明推动了乘骑技术的变革。马鞍发明前,骑手直接骑在马背上,限制了作战能力的发挥。马鞍的出现隔开了人体和马身,保护了马的肋骨和背部,还让骑兵与马更好地结为一体,使骑手在战场上腾出双手搭弓射箭、挥刀舞枪,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
后勤保障适应作战需要,“粮草”适应“兵马”需要先行、先备,是后勤保障建设的“战场铁律”。随着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传统作战力量加速转型、升级再造,新型作战力量渐次亮相、崭露剑锋,我军演兵场上呈现出策马扬鞭、万马奔腾的崭新图景。“好马”“快马”多了,“脾性”和“胃口”也变了,特别是新型作战力量武器装备科技含量高、性能先进、杀伤力强,被装、物资、油料等保障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好马”亟须配“好鞍”!
“兵马”日新月异,“粮草”绝不能涛声依旧。“粮草官”如果还抱守那年那月的“粮草经”,用机械化战争时代的“粮草”保障信息时代的“兵马”,这样的保障“落差”甚至“代差”,难免会造成“脾胃不和”“兵困马乏”,制约甚至迟滞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第1集团军某旅适应部队转型发展需要探索垂直保障新模式,让粮草“飞”起来,是后勤紧跟作战步伐、匹配战场需求的生动实践。
(《解放军报》2016年07月12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