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班长:11次实弹发射23枚导弹全部摧毁目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侯国荣责任编辑:张硕
2016-09-20 03:07

每跨越一次挑战,就积攒一份人生历练

浓眉大眼、机敏的神态、利落的身手……第一次见到木塔里蒲·阿不都拉,是在“钢铁利剑团”的军事技能比武现场,他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维吾尔族青年特有的灵气与刚毅。

“400米障碍,他看一遍示范动作就轻松跑下全程;轻武器实弹射击,他首次操枪就打出了45环……”说起木塔里蒲·阿不都拉,航模班长任亚军竖起了大拇指:脑瓜子灵、记忆力好、模仿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

“叭!”那天,随着发令枪的一声脆响,他一个箭步冲出战壕,从5公里越野到步枪精度射击,从手榴弹投掷到战术基础动作,从仰卧起坐到俯卧撑,单杠卷身上、跳木马……他一气呵成。

比武结束,木塔里蒲·阿不都拉的成绩惊艳全团:“5公里越野第一名、手榴弹投掷71.5米、单杠卷身上63个……13个竞赛课目,他取得了10个第一、3个第二的优异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全能冠军’。” 

数载艰辛,换来此刻荣耀。这个“全能冠军”太珍贵了,珍贵得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样。木塔里蒲·阿不都拉说:“那天,我站在领奖台上手足无措,都怀疑这是不是真的?当战友们将我高高举起抛向天空,用军营中特殊方式为自己祝贺时,我禁不住泪如雨下。”

“每跨越一次挑战,就积攒一份人生历练。”说起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木塔里蒲·阿不都拉总是轻描淡写、寥寥几句带过,但谈起自己“败走麦城”的经历,他话匣子一打开就直奔主题:“那是下连后全团组织的一次尖子兵武装越野竞赛性考核,导弹连派我参加,令战友们意想不到的是,我却在那次考核中意外出局。”

“失败是弱者的绊脚石,是强者的垫脚石。”他像“蹦豆子”似的,从嘴里一字一句吐出这番感悟:“一个勇敢的士兵,既要有敢打必胜的信心,更要有能打胜仗的本领。”

舍我其谁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战友们都知晓,木塔里蒲·阿不都拉不仅“脑瓜子”好,而且肯吃苦、善钻研。

说起他苦练加巧练,战友们有说不完的故事。

3年前的一个早春,在木塔里蒲·阿不都拉的心里又腾升起一团火:“去教导队集训,全面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然而,进教导队的摸底考核,惊出他一身冷汗:自己除了体能类课目略占优势外,军事理论测试勉强及格。

“没问清道路,就别急着登程。”他把这句维吾尔族谚语写在笔记本扉页上,并时常提醒自己:“训练想要少走弯路,就要多开动脑筋。”为了尽快把自己的“短处变长”,他向自己的潜能发起了挑战。

“简直就是个奇迹,他居然将砖头一样厚的军事理论读本的主要内容背记得滚瓜烂熟。”导弹连黄班长说:“这小子悟性太好了,训练课目一看就会、一练就精。”

“四会”教学能力是教导队集训的重点,他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可距离上台讲课还有很大差距。在教练班长的指导下,他每天对着镜子、含着水果糖练口型、练发音。某型武器系统概述课目包含的专业词汇多、读起来很拗口,他就查字典、加音注,一段一段地熟记精背。

“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你只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的艰辛努力,就能达到行业的顶尖。这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我们学导弹也是一样。”说出这番高见,他满脸的阳光灿烂。

第一次来到模拟训练室时,面对密密麻麻的各色导弹线路,他显得异常兴奋:“就这么几组电路,还想难住我?”战友们调侃他说:“吹牛不上税,你就放开吹吧!”他的回答很自信:“没有金刚钻,我就不敢揽这瓷器活!”

按常规,每个导弹手必须要经历“两个月时间学理论、一个月时间练操作、一个月时间上实装”的训练模式。可是,让大家吃惊的是,他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便将普通士兵4个月时间所训的内容全部“拿下”,以全优的成绩荣获“利剑军校最佳学员”殊荣。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