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萍:“建设性干预”南苏丹彰显大国责任

来源:海外网作者:贺文萍责任编辑:张艺玮
2014-01-09 09:18
 
中国维和部队在南苏丹
 

2013年岁末,当圣诞和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刚刚建国不到2年半、曾经充满希望的世界最年轻国家南苏丹却重新陷入战火之中。迄今3个多星期的战乱已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部族间的相互杀戮和战事已导致两千多人死亡。近400多名中石油员工也已紧急从南苏丹撤离,和两年半前利比亚内战爆发时的情况类似,中国在南苏丹的人员和投资安全再次拉响了警报。

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时,中国被迫在短期内动用各种力量进行了3.5万名中国工人的大撤离,但也因此造成了所有在利项目的停建以及约18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此次南苏丹的冲突中,中石油也不得不将400多员工撤离到苏丹首都喀土穆,关闭了在该国边远地区的一些油田,在相关油田工作的中国工人也已停止作业。由此造成的石油停产的损失暂时还无法评估。据悉,南苏丹原油最高日产量达25万桶,中国2012年进口了南苏丹70%的石油,中国石油企业控制了南苏丹石油管道40%的股份。目前在南苏丹的中国公民共有2300人,如今一半以上的人员已经有序撤离。截至2013年1月,在南苏丹注册的规模中资企业约100家,主要涉及石油、建筑、路桥、酒店、通讯等领域,中国医疗队也于2012年12月抵达南苏丹开始工作。毫无疑问,南苏丹战火的扩大将严重危及我国在该国的投资利益和人员安全。

因中国在南苏丹拥有巨大石油利益,因此有外媒认为“中国面临南苏丹困局”,“中国成了南苏丹冲突的最大受害者”以及“中国的不干涉内政外交面临巨大考验”等等。的确,作为北南苏丹最大石油开采投资国的中国是此次南苏丹冲突的受害方,但绝不是唯一的受害方。这场冲突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南苏丹的人民以及这个年轻国家的发展进程。其次,冲突使非洲之角以及中东非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受到威胁。另外,冲突还使美国等长期支持南苏丹独立的西方国家面临声誉受损和外交战略受挫的危机。

针对南苏丹的冲突,中国政府并没有教条和僵化地理解传统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更不是采取旁观和逃避责任的“不作为”政策。相反,中国政府在冲突爆发的第一时间即呼吁冲突双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彼此间分歧。在积极支持非盟以及“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开展调停斡旋工作的同时,中国政府还派出特使赴南苏丹及周边国家促和斡旋。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出访埃塞俄比亚时,还专门分别与在埃塞参与和谈的南苏丹冲突双方谈判代表会面,听取双方对当前情况的介绍并分别做促和工作。在联合国层面,中国还会同其他安理会成员国,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动安理会通过了向南苏丹增派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决议。另外,为帮助改善当前南苏丹面临的严峻人道主义危机,中国红十字会还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南苏丹提供了10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

总之,中国通过积极促和的“建设性干预”而不是拉一派打一派的“破坏性干涉”来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目的是帮助南苏丹尽快恢复和平稳定,重新开始国家重建进程,避免坠入“失败国家”的深渊。

(贺文萍,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