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蓝盔部队>>维和聚焦>>正文

探寻中国首支维和安全部队勋章背后的真实故事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杨华文责任编辑:王李宇薇2014-08-14 08:36

中国首支维和安全部队以慑促谈、积极对话,有效化解游行示威安全危机。

对民众保持克制才能化解危机

“二排、三排加强警戒,保持克制!快反一组二组向2号控制点支援,快反三组、四组预备。”电台传来急促命令。5月19日,加奥突然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部分人员手持棍棒、砍刀,烧轮胎、投石块,冲击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企图施压联马团放弃中立原则,帮助政府军武力打击叛军。

“墙外是上千人怒气冲天的示威队伍,墙内是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部。一旦突破,后果不堪设想。”下士王长军回忆。他扣上角门铁锁,支好圆木,并用身体死死抵住。示威民众情绪激动,石块如暴雨般疯狂砸来,探照灯、监控头被击碎。王长军坚守战位,头盔、防弹衣被砸得砰砰直响,在心里却反复提醒自己“对民众保持克制才能化解危机”的精神。18名成员组成的突击队,手持盾牌,随时准备用身体加强防线。狙击手张立军占领高位,密切观察动向,防范可能夹杂其中的极端分子突放暗箭冷枪。

外事副大队长苏世顺和当地雇员穆萨用外语进行喊话,邀请群众代表谈判。半小时后,示威群众的5名代表来到谈判桌前,示威渐渐平息。谈判取得初步成效,示威群众迅速散去。下午,战区司令马马杜将军将心爱的“思想者”根雕赠送中国军人,说道,“在非洲,游行示威发生打砸抢烧非常普遍。但你们高度负责的专业表现、全局意识和克制精神成功化解了危机,令我敬佩。”

所建防卫设施被树为战区楷模

4月23日5时31分,晨曦微露,架着重机枪的皮卡飞驰而过。突然一声炸响,撕破了营区的宁静。“1号哨位报告,营区东北方位约2000米处发生爆炸。全体官兵按3号方案行动。”正在防区前沿警戒的作战副大队长杨志峰,一边上报情况,一边按预案指挥。

5时33分,官兵全副武装奔袭到预定战位。快反排发动步战车,冲出营区巡逻警戒,加强战区司令部及营区防卫。随后,上级通报,爆炸系火箭弹袭击,炸点为加奥市区一公共汽车站,所幸无人员伤亡。这是该分队抵达任务区以来,加奥发生的第19次,也是首次炸点位于加奥市区内的火箭弹袭击。

“从发现情况到全体官兵战斗准备完毕,我们可以做到仅需2分钟。”杨志峰介绍。一天午夜,哨兵突然报告营区有可疑人员潜入,拉枪栓示警后逃逸。此时正在营区内查哨巡逻的指挥长张革强听到报告后,立即将子弹上膛,并令快反排出动进行地毯式搜索。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随时可能遭遇恐怖分子偷袭。张革强、作战参谋孙宝玮等6名队员编成战斗小组,冲在前沿。1个小时后,两名可疑人员被驱离。

“领导干部带头冲一线上战位,能够凝聚军心,鼓舞士气,也便于掌握第一手资料数据。”张革强介绍。机场路是防区最危险的路段之一,一路上的8个涵洞是最常见的路边炸弹设伏区。为了规避这一恐怖威胁,张革强率分队领导带头探涵洞、测数据、想对策,总结出“勘察预防、标识警报、电磁干扰、变速通过、延时规避、曲线回避、拉大车距”等技战术方法。一次护送,一排长杨开金发现4号涵洞预设标识变化,遂及时上报并更换路线。不久后,上级通报,在联马团部队经常经过的道路节点和停车位置,先后遭遇3起简易爆炸物袭击,造成3名乍得士兵和2名当地医护人员受伤。马里政府军和法军也分别遭地雷袭击,导致3人重伤、2人轻伤。

6个多月来,该分队先后成功处置了火箭弹袭击、强行冲卡、可疑人员渗透侦察等突发事件36起,所建防卫设施被树为战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