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15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连官兵,在山高坡陡、荆棘密布的黎以“蓝线”附近,运用战场区域清排法开辟安全通道。华迅 摄
自然环境险恶,中国“蓝盔”以坚韧开辟生命通路
受地中海气候影响,自5月下旬部署以来,任务区已有2个多月没有降雨。
正午时分,地表温度近50摄氏度,上士扫雷作业手杨汉文顶着烈日走向雷场,在厚重的防护服包裹下,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衣背。
他们的任务是在地雷密布的雷区中开辟安全通道,为栽设界桩提供通路。
“通常,扫雷作业每1小时进行1次轮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防止中暑,他们每20分钟就必须轮换一次。”随队军医杨涛介绍,联黎部队中曾经发生过某国扫雷士兵在雷场中暑晕倒,触雷身亡的事故。
除天气炎热外,荆棘丛生、山高坡陡的“蓝线”上,还时常有野狼、蛇蝎及马蜂等动物出没。
在荆棘密布的AP124任务点,地表的枯叶、杂草有近10厘米厚,锋利的灌木丛旁逸斜出。为确保手部动作的准确和灵活,下士扫雷作业手陈豪在进行植被割除和地表清理作业时,不得不脱下手套,不一会儿,他的手上、胳膊上就留下道道血痕,被汗水浸泡后更是钻心疼。
当陈豪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簇枯枝时,一只蝎子赫然出现在眼前,他躲闪不及,被蜇个正着。后经随队军医紧急处理,伤情得以控制,看着因肿胀而变形的拇指,陈豪自编一首打油诗:“高温不足惧、蛇蝎亦泰然,热血赴雷场,军中好儿郎”,引得身边战友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