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正文

■荆州沙市区有关部门欲借人武部救生衣参加龙舟赛,人武部严守战备纪律,拒绝外借战备物资,但组织民兵保障比赛安全

由战备物资引发的“借衣风波”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李伟 田铁军责任编辑:杜汶纹2014-07-14 09:17

(原标题:战备物资随时整装待发)

“王秘书,由于救生衣属于战备物资,根据《战备工作条例》,战备物资不得随意挪用,所以不能外借,希望你能理解。”6月1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人武部参谋陈宜春通过电话向该区政府办传达他们不外借救生衣的决定,一场“借衣风波”就此结束。

原来,沙市区政府办公室王秘书5月31日给人武部参谋陈宜春打电话说,荆州市6月2日举行端午龙舟赛,沙市区组建一支队伍参赛,承办方规定参赛人员比赛时必须穿救生衣,为节省经费,他们想从人武部的战备器材库里借一批救生衣使用。陈宜春一时不好拒绝,便答应向领导报告后再答复。

放下电话,陈宜春马上向人武部领导汇报。部长、政委听后也为这事犯难:人武部和政府办平时业务往来较多,政府办常常帮助人武部协调武装工作,大家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从感情上讲,人家借点东西不应该不答应,而且,举办赛龙舟是当地群众的一件大事,人武部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然而,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们不得不慎重考虑。当时,正值长江防汛期,沙市区林业局组织人员整治长江堤坝防护带,由于锹镐数量不足,便从人武部战备器材库借用,人武部考虑到“军民一家”,便答应了。没想到两天之后,长江沙市段堤坝就发生了两处管涌,急需封堵。接到险情报告后,该人武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民兵奔赴现场抢险。这时,战备物资保管员突然报告锹镐已经外借了。没有工具如何封堵管涌?这下子,大家急了。后来,他们又向多个友邻单位借用锹镐,才凑齐数量救了这个急。这是应急,出了岔子还有办法补救,如果应战怎么办?鉴于去年的教训,着眼随时应急应战,该人武部决定:不外借救生衣。为此,人武部领导专门给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打电话解释原因,请政府办从其他单位借用救生衣,并表示,这次龙舟赛人武部将出动民兵应急分队负责安全保障。

“借衣风波”结束了。但此事引发了人武部干部职工的思考,为什么会有战备物资外借事件发生?这反映了军地双方一些人应急应战观念不强的问题。结合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该人武部认真组织学习《战备工作条例》,并利用国动委会议等机会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宣传战备纪律;其次,他们制定《战备物资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战备物资器材不得随意挪用、外借,要求随时保证战备物资器材齐全完好。此外,他们还对人武部及各基层武装部战备器材库室进行了一次检查,弄清战备物资器材足量在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关键时刻一声令下,战备物资器材能够伴随民兵出动。

编辑点评     

战备需要让人情走开

■薛瑞薪

战备物资如同枪炮和弹药,对于出征人来说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战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战备物资器材不得随意挪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时有人突破战备纪律红线。为什么?究其原因,一是战备观念淡薄,“没事”“出不了事”之类的话常挂嘴边,觉得战备物资在库房里放着也是放着,用一下也无妨。二是碍于人情面子抹不开,觉得人武系统几乎天天找地方有关部门办事,难得人家找你借一回东西用,你却不借,于情于理都过不去。

战争,是生死之争;战备,是为生死之争做准备。因此,在战备面前,只讲原则、不讲人情,因为每一件战备物资背后都可能连着一条生命。我们要从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战备纪律、战备物资问题。大到一艘冲锋舟,小到一件救生衣,战备物资可千日不用,但不可一日不备;无论是现役部队,还是国防后备军,无论是各级指挥员,还是基层分队战斗员,仗可以百年不打,但战备观念不可一日不强。这才叫: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