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正文

板房中的民兵连:过渡时期的特殊风景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唐耀忠 谭笑 黄宜责任编辑:杜汶纹2014-08-07 10:46

(原标题:板房中的民兵连)

八一前夕,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李家河村85名民兵,在活动板房民兵连部前整齐列队,举行集体宣誓仪式。伴着嘹亮的《三峡民兵之歌》,民兵们走进“青年民兵之家”,翻阅熟悉的国防教育报刊;走进装备器材室,擦拭应急装备器材……

民兵连怎么会建在活动板房里?这得从头说起。

去年9月,宜昌市“滨江生态新城区”建设全面启动,规划红线内的李家河等11个村的村委会都要搬迁。村委会没了,民兵连该去哪里?

一时间,11个搬迁村的民兵工作像断了线的风筝——资料无处放,就用纸箱封装起来;装备没地搁,全部寄存在街道武装部。没有工作阵地,民兵整组训练、政治教育也出现“空档期”。

李家河村民兵连连长陈刚不愿看到民兵工作在自己手里断了档,一直想收复“失地”。但在村委会多次讨论时,民兵连迁建方案却迟迟未能确定。大家认为生态新区必须讲求规划,避免反复拆建,只能等将来新的村委会建成后,再建规范化的民兵连。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却让村党支部成员对建设民兵连的重要性有了全新认识。今年清明节期间,李家河村村民上山祭祖时燃放鞭炮,不小心引发山火。情况紧急,可村里民兵却不知在哪里集中;马上就要上山灭火,装备却还放在街道武装部。因扑救行动迟缓,这场火灾导致一大片柑橘林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近6万元。

痛定思痛,重建民兵工作阵地成为全村共识。然而,在哪儿建、怎么建等问题,依然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此事引起点军区人武部党委的关注。通过蹲点调研,人武部与国土、规划、财政等部门共同商讨民兵连迁建方案,最终决定以活动板房作为民兵连过渡安置房,为11个搬迁待建民兵连重建阵地。

“新区建设工程量大,活动板房多,在这里建民兵连,既简便实用又经济环保,还不影响整体规划”,区人武部政委邱克林介绍说。

这个人武部还从办公环境设置、资料装备存放等细节入手,规范板房民兵连建设。在人武部新修订的《民兵工作实施办法细则》中,专门将板房民兵连建设列为新区建设过渡期加强民兵连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置,不断加强民兵阵地建设,确保武装工作得到发展。

点军区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吴康年告诉笔者,板房民兵连只是新区建设期的过渡安排。按照有关规划,该区在2016年底之前将完成全区50个村(社区)民兵连的规范化达标建设,实现新区建设与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同步推进、同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