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催征马蹄疾,满城风景半城兵。
中原腹地驻马店市,素有“兵城”之称,古为战略要冲,曾因行军安顿之地而得名。15年前,伴随我军作战样式转型,济南军区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在此应运而生。演兵场上,常年铁流滚滚、狂飙惊雷。
该市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伴随强军实践的铿锵步履,在“能打仗、打胜仗”这场“时代赶考”中,探索“从生活拥军向打仗支前转变,从应急角色向应战方阵转变,从规模支前向精确支前转变”的新型支前模式,助推部队战斗力和民兵应急应战能力双跃升。该市连续3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4次蝉联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军分区多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从满足部队生活需求,到主动适应打仗要求
支前理念要转型
“在战争史上,伟大的观念比伟大的将军更少,但影响范围更大。”驻马店军分区司令员万丽华的笔记本扉页上摘录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这句话,至今发人深省。
尽管时隔4年,但那一幕仍刻骨铭心。
2010年初秋,确山训练基地组织大规模军事演习,时任某摩步旅旅长的万丽华率部队参演。一天,驻地领导拉着两吨西瓜和鸡鸭鱼肉,辗转40余千米找到他所在部队进行慰问。
谁知,慰问团刚入营门,战斗警报突然拉响,官兵迅速拔寨而去,慰问品没能送出去。更让他想不到的是,隔壁友邻部队因为装载慰问物资,耽误了10分钟机动时间。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亲人解放军……”慰问车上播放着经典老歌,万丽华心里却五味杂陈。
巧合的是,3年后,万丽华到驻马店军分区任司令员。
在全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如火如荼时,驻马店军分区组织的“战斗力、动员力、支前力标准大讨论”也风生水起。
“确山演兵场是作战部队的‘磨刀石’,他们从这里走向战场,部队作战模式在转变,我们的支前理念也要转型!”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开始加速探索“从生活拥军向打仗支前转变,从应急角色向应战方阵转变,从规模支前向精确支前转变”的新型支前模式。
流火8月,确山训练基地迎来诸兵种合成演练高峰。建军节前夕,驻马店市委常委议军会在某部外训点野战帐篷内召开,议题直通演兵场:“完善特种装备、卫材、船舶、油料等国家级‘国防经济动员中心群’,整修国防公路,为民兵分队配备信息化新装备等7项‘军字号’工程。”
支前新理念新模式带来新变化。记者在某摩步旅外训点看到,今年确山县军地慰问团带来的是一张绘制翔实的“确山县交通地图”。县委书记栗明伦介绍说:“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城乡道路变化快。我们组织交通、水利等部门和民兵分队,对公路布局、道路宽窄、道桥载荷、涵洞高低进行翔实标识,为部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