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教育训练>>正文

三门峡军分区组织民兵进行应急演练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石建军 毛兴炎 焦景宏责任编辑:王李宇薇2014-09-01 15:24

打开战斗力提升的思想关隘

——三门峡军分区深化主题教育破解制约后备力量建设发展密码

三门峡军分区组织民兵进行应急演练。姜开

豫西三门峡,自古就是狭关险隘,历史上“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函关古道时刻警醒着当代革命军人强军固防。今年以来,河南省三门峡军分区在开展“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主题教育中,以战斗力为镜找到了一把打开思想关隘的金钥匙,破解了制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发展的密码,有力推进了民兵应急应战能力的提升。

■思想关隘之一:

人员少、装备差,信息化战争轮不到内陆人武部上阵吗?

7月中旬,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演练在豫西山地展开,上级电令三门峡民兵配合“红军”作战。崇山密林间,电子侦察、信息保障等3支民兵专业分队与“红军”密切协同,连连破“敌”。民兵的出色表现赢得一片赞誉。然而数月前,带领民兵参加这次演练的陕县人武部部长谢绍全还板着一张挂着问号的脸追寻:“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我们人武部的战位在哪里?”

今年初,该军分区将民兵整组训练任务层层分解,安排机关干部蹲点抓战斗力建设。蹲了一段时间后,有人发牢骚:“人武部就七八个人,仓库里就几百条早该淘汰的枪,未来信息化战争能轮到咱内陆人武部上阵吗?编兵练兵抓得再紧,我看也是白费劲!”该军分区政委肖群章调研发现,一些人盲目夸大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作用,对装备差、处于内陆的国防后备力量妄自菲薄,存在着“无用论”“形式论”“虚名论”问题,找不准自己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战位,使练兵备战热情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军分区领导收集整理了20余个国家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情况印发官兵,还借助科索沃、伊拉克等战争中生动、经典的战例讲述民兵预备役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特殊作用,引导大家认识到内陆省军区虽然不在守防第一线,但在人民战争和支前保障的第一线,使命同样重要。从作战部队交流过来的人武部政委宋广军,用汶川抗震救灾的亲身经历诠释民兵的独特优势。他说:“寻找失事飞机时,我和战士们走了许多冤枉路、吃尽了苦头,没有收获;而民兵预备役人员却凭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率先找到了失事飞机。这说明了什么?”

集中授课和讨论,使大家信心倍增。该军分区及时开展“找战位、找差距、定目标”活动,从军分区、人武部领导到各乡镇街道专武干部,人人制定目标和措施,狠抓训练和战备落实,使战斗力建设的各项指标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