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正文

占据“全楚咽喉”之地 传好支前接力棒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朱冬成 邓厚满 周仁责任编辑:杜汶纹2014-11-19 10:54

军事训练与实战接轨,敢较劲

9月上旬,雪峰山麓深处某生疏地域,一场大规模作战背景下的军兵种民兵保障分队实兵实装训练鏖战正酣。通信中断、桥梁坍塌、运输车受损“趴窝”,通信车、工程抢修车、装备维修车闻令而动。很快,3G通信传回实时画面、钢构门桥枕浪飞渡……导演组设置“敌情”瞬息变幻,12支参演分队沉着应对,展示出过硬的能力素质。

组建之初,军兵种民兵保障分队普遍面临缺场地、缺教材、缺教员的窘境。该军分区为摆脱困境,主动借力,向部队借场地、与军分区同编教材、邀请部队教员开展训练,同时将地方行业专家请进“中军帐”,破解训练难题。

根据驻军部队战时任务需求,他们将民兵分队战斗力标准划分为“打得准”“防得住”“救得成”等27个指标,走出“岗位分训练专业、基地集训练协同、部队带训练弱项、军地联训练合成”的训练路子。同时,他们将训练向实战应用课目方向转变,增强军事训练针对性、实效性,并经常性组织医疗、运输、防化等专业分队到驻军部队观摩驻训,组织民兵分队随同驻军部队一同野外拉练,提升队伍实战水平。

实战联保检验实兵拉动,过得硬

怀化市辖区内湘黔、渝怀铁路,沪昆、包茂高速等南北大动脉贯穿全境,在未来战争中如何保障境内交通安全是军分区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他们通过派驻人员全程跟随驻军部队演习,掌握部队机动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对相关道路、桥梁、车站等情况进行分类造册,查清底数;组织实地勘察、现场排练,对可能遭遇敌袭击的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制订应急预案;投入专项经费购置教学器材、野营训练器材1300余件,从地方协调筹措专业器材1900多件,实现保障资源合理配置。

驻军部队打到哪,民兵支援保障队伍就跟到哪。从重要目标防卫到协助防空袭作战,从前线弹药物资输送到医疗卫生救护,该军分区每年都组织系列实兵拉动演习,组织民兵分队远距离机动迂回,在“真、难、严、实”的演练环境下,提升民兵分队应急应战能力。

为解决演习中通信互通性、保密性不强,征用的装备陈旧落后,装备物资缺乏等掣肘,军分区协调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军民通用装备器材征用管理办法》《民兵预备役训练经费管理使用办法》等条例,规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参训参演的责任,明确奖惩办法,并形成长效机制,让演习主动与实战接轨。

本文照片由朱伟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