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民兵刷卡完成智能化验证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靳宪彬 张军胜 邢邦明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5-06-16 09:46

聚焦难题的新探索

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的军事、经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身处世人关注的经济热土,天津警备区廖可铎政委对新区军事部提出明确要求:“各项建设要有匹配得上‘滨海模式’‘滨海速度’的担当和作为!”

总结讲评这次整组点验时,全程检查指导的廖可铎政委十分欣慰:“滨海新区军事部抓工作的思路章法、能力素质呈现出走在前列的态势。”

自成立伊始,积极面对民兵工作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滨海新区军事部主动跟上社会转型步伐和社会管理模式变化,在探索中实践,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与社会管理机制相衔接的整组模式:

——探索解决“单位编兵难组织”的问题。从强化国防意识、国防责任入手,切实提高编兵单位领导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抓民兵工作的主动性,统筹考虑编兵单位的经济效益、切实把编兵单位平时用和部队应急应战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编兵单位的积极性。

——探索解决“个人积极性难调动”的问题。从提高民兵的政治待遇和社会认同感入手,协调政府和企业出台优惠政策,把民兵干部骨干表现与单位的任职重用挂钩,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民兵组织建设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探索解决“编组人员难固化”的问题。从建立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民兵干部任职条件,建立民兵干部按级任免制度,把好组织建立关口,常态化开展民兵组织活动,使民兵组织始终在管理之中运行,切实把民兵组织较好地稳固下来。

——探索解决“行动能力难提升”的问题。从人装配套率、训练达标率、综合出动率入手,综合采取通用装备器材上级配发,特殊专业装备器材动员应征,野战化装备器材筹措经费自购等方法,提升装备配套率。

今年民兵整组中,滨海新区先后两次组织带任务背景的收拢集结检验性演练,整体到位时间和综合出动率均达到了规定要求,遂行任务能力明显提升。

必须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天津市滨海新区军事部部长 王庭俊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这些都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创新工作机制,在军民深度融合中实现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提升。工作机制好,工作就顺畅、高效。要把后备力量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纳入人大执法检查范围、纳入企业的综合考评,做到经济社会建设与后备力量建设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不断健全检查督导和考评体系,完善任职谈话、述职、问责等制度,加强军地联合督查。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使后备力量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创新工作思路,将后备力量建设主动融入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大局。思路决定出路,工作创新首先是思路创新。应主动把后备力量建设的重心向新建立的经济功能区前移,在经济功能区成立武装部,并完成武装部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职能任务、保障措施等相关工作。这几年,我们紧紧抓住滨海新区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有利时机,加强武装部长、专武干部配备,提升指挥通联手段和信息化程度,逐步完成街镇新型武装部的建设,全面提升了滨海新区街镇武装部的整体建设水平。

创新方法手段,探索新形势下后备力量建设的结构布局。要顺应新形势重新定位后备力量建设重点。优化民兵编组布局,突出专业对口和平战一致。构建起与应急应战相适应的民兵组织格局。创新整训一体的编组模式,扩展民兵整组的内涵和外延。将组织整顿和落实训练任务捆在一起抓,把军事训练作为促进整组成效的有力推动,充分发挥军事训练在民兵队伍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在训练中健全组织、锤炼思想和提高综合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