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况更熟,开辟运输“快速通道”
“接上级指挥所通报,我方机场保障资源严重匮乏,急需从某货运车站抢运一批作战物资,命令你部火速驰援。”运输保障分队千里机动至演习地域,征尘未洗任务便随之而来。
分队指挥员张伟迅速抽组精干人员和车辆成立抢运队,紧急奔赴百公里之外的目标车站。
车队行进不久,车载电台便传来“敌情”通报:前方运输线遭遇火力压制,通行受阻。选择迂回路线,须绕行近千里路程,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强行通过,人员装备则会损伤严重,无法完成运输任务。进退两难之际,张伟迅速与场站联系,协调派遣民兵运输分队配合完成任务。
很快,民兵运输分队队长李卫东带领10余名民兵,驾驶6台运输车赶来支援。快速对接后,张伟将民兵与现役官兵进行混合编组,并把民兵中具有一定战术素养的退伍军人编入防敌特分子袭扰的战斗小组。
了解完情况,李卫东报告说,他知道一条简易小道可以绕开火力区,这条道路并没有在地图上标注,不仅坑洼路窄,有几处地段还非常险要。
张伟果断决定走这条险路。由李卫东驾驶头车带路,带着运输分队穿过这条隐蔽在山林中的小道后,再改走高速公路,不仅成功绕过火力封锁,还提前到达货运车站。最终运输分队携带航油和物资比规定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赶回机场,圆满完成任务。
“民兵熟悉当地社情路况,协助我们开辟出一条快速运输通道。”张伟感慨地说,这支编组在驻地物流公司的民兵分队具有丰富的装卸载经验和过硬的战斗作风,有效补充了运力。
手段更多,抢夺救援“黄金时间”
“轰——”几声巨响过后,防空警报响彻军营。“医疗救护组,外场停机坪遭‘敌’制导武器袭击,多名官兵受伤,迅速前往救护!”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指挥所应急处置命令迅速下达。
一时间,救护警笛响起,车辆疾驰,联勤医院、直属卫生防疫队、场站卫生队、医疗救护民兵分队4支战场救护力量迅速奔赴目标地域。
到达现场后,各分队迅速分工合作,协力展开救援。笔者在现场看到,民兵携带野战救护医疗器具,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快速跃进,按照警戒队形快速接近伤员,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实施心肺复苏和建立给药通道,抢夺生命急救的“白金十分钟”。
医疗救护组组长高璐璐介绍,民兵医疗救护分队编组在驻地第二人民医院,抽编的医生大多急救经验丰富,多次在交通和工程事故中现场抢救伤员,安排他们救治重伤员是“技尽其能”。
抢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考核组又临机出题:一名伤员身体多处被弹片击中,30分钟内如果不能有效处置,将危及生命!联勤分队开设的野战救护所只能进行骨伤手术,这种复合伤情必须送后方医院处理。
由于提前没有预案,救护组顿时乱了阵脚。情急之下,民兵救护分队队长、驻地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赵华武快速做出反应,立即把电话打回他所在医院,一边安排急救室进行术前准备,一边联系驻医院派出所出动警车,为救护车紧急开道。
“真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考验,从一线运回伤员到转运后方医院开始手术,总共用时25分钟!”演练结束,考核组领导说:“现代战场武器杀伤力不断增强,短时间内能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单靠一线卫勤保障资源远远不够。这次战场救护实兵拉动融入联勤、地方医院和医疗救护民兵分队,军地多种资源联合进行战场救护,真正抢夺到了伤员救治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