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魔”抗争10年,他们在风沙中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郭干干 杨海生 肖传金责任编辑:张颖姝
2017-11-01 01:17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民勤县,曾因生态恶化而被预言将从地图上消失。民勤县人武部率领广大民兵挺进浩瀚大漠,历时10年与旱魃沙魔抗争,在风沙中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金秋时节,行走在石羊河流域,昔日低矮的芦苇如今已郁郁葱葱,一人多高的红柳迎风摇曳,一片片防护林、一块块固沙网,成为当地军民治理生态环境的历史见证。

冲在抗击“沙魔”最前沿

民勤县西渠镇民兵范东兴,每年春秋两季都在做同一件事——到沙漠边缘的风口压沙。天不亮就起床,吃完早饭,带上干粮,驾着装满麦草的农用三轮车来到沙漠里,一干就是一整天。这是西渠镇民兵的“必修课”,全镇386名民兵都自觉地做着和范东兴一样的“功课”。西渠镇武装部长范庆南说,与沙战斗,民兵始终冲在最前沿,在这里,不治沙、庄稼就种不成,老百姓就没法活。

龙王庙是治沙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民勤县通往外界的咽喉要道。前几年,人武部带领两千余民兵主动请缨,承担了“卡脖子工程”的48公里治理任务。参加治沙的县人武部老职工程生华回忆,治沙过程中,官兵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沙尘暴,时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刹那间就狂风骤起,大风裹着沙土铺天盖地压下来。在遮天蔽日的黑风暴中,民兵们被吹得东倒西歪,甚至半个身子都被埋进沙里。然而每次沙尘暴刚过,大家立刻抖落身上的沙土,吐掉嘴里的沙粒,刨出压沙工具,继续投入战斗。如今,龙王庙不断延伸的绿色一眼望不到边。

正是靠着这种笑傲沙海、不屈不挠的精神,10年来,民勤县人武部先后组织协调驻军和民兵12万余人次,开展防风治沙活动24次,封堵风沙口80个,人工压沙5万亩,退耕还林10万亩,完成军警民共建林近12万亩,栽种各类苗木500万株,在保卫民勤绿洲的征程中绘就了一幅壮美画卷。

把汗水和心血洒向荒漠

青土湖位于民勤县西渠镇西北部,是两大沙漠相距最近的地方。近年来,民勤县军民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活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效阻隔了两大沙漠的合拢。

大滩镇武装部长党军告诉记者,有一年,北新村民兵连长闫向福带领民兵刚种下1000亩西瓜,一场大风暴就将露头的幼苗全部打掉了。闫向福发誓要“堵风口、锁沙龙”,他先后自筹资金2万元,又发动民兵筹资5万元,购买了14万株梭梭苗。每天黎明,闫向福和民兵们扛着铁锹、犁耙、钢钎,拉着麦草挺进大漠。他们按沙丘的形状和风向,先设置沙障方格,再沿方格挖沟、埋草、固沙。来年春季,他们又在每个麦草方格内种植2到3株梭梭、毛条、红柳等沙生植物。这些年来,闫向福和民兵治沙的足迹遍布整个民勤县。

把汗水和心血洒向荒漠,回报他们的是一片绿洲。记者驱车青土湖防沙治沙示范区时看到,一人多高的梭梭、毛条、沙棘、红柳郁郁葱葱。随行的县人武部副部长王永东介绍说,这块基地的面积有3万多亩,春夏季节,远远望去就像是草和花的海洋。

依靠科技延伸绿色梦想

站在老虎口风沙线上,艳阳高照,眼前虽然是梭梭织就的绿色海洋,风却刮得人站立不稳。老虎口旁边大滩镇上泉村村支书兼民兵连指导员白会本告诉记者,治沙也要讲科学,不能光凭苦干。

造林时机很重要,固沙方式也有讲究。在民勤,民兵为了固定沙丘,防止沙丘移动,探索出30多种新技术。在沙丘上铺埋草方格沙障,是目前推广最多、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近年来,民勤县人武部还组织18个乡镇武装部,依托乡村“青年民兵之家”举办科普讲座,培养科技治沙骨干,先后推广了12种治沙压沙新模式,有100多民兵被上级评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林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

民勤县人武部防沙治沙试验示范生态园区内,有一支民兵科技骨干队伍,他们针对当地400多种沙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周期和抗旱特点等,经过反复优化、培育,探索出生态经济产业开发与节水增收防沙治沙相结合的模式,为沙漠增绿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学的治沙技术,有效阻挡了沙漠前行的步伐,也使民勤人的绿色梦想在沙区不断延伸。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