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08-31 10:04

“支那”一词真正得以在日语中消失,关键在于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战后普遍对美国顶礼膜拜的日本人震惊了。一再看到和听到“中国人”“中共军队”取得胜利的新闻报道,许多日本人在感叹之余,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敬佩之感。

反映甲午战争的浮世绘,被美化的日军和被丑化的清军反映甲午战争的浮世绘,被美化的日军和被丑化的清军

作为又一个甲午年,2014年国内举行了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念活动,同时通过决定,将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作为悼念日军屠杀死难同胞的国家公祭日。

多少年来,中国人不断揭露和声讨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自然有必要,但不能陷入简单的悲情意识。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应摆脱固定的“脸谱”式描绘,从民族文化的维度,探索当年东洋武士乃至民间的对外扩张思潮是怎样形成的。

在中国制造屠杀暴行的日本人,参加“皇军”前大都是老实的下层工人、农民,到了中国大地上却成了凶神恶煞,其思想根源除了“皇国至上”的教育,也在于日本社会上长期流行的蔑华、辱华风气。

仰视、平视和俯视

笔者小时候对日本人的印象,主要来自于抗日题材电影中那些“鬼子”的狰狞形象。后来接触到一些在华工作生活的日本人,看到他们总是弯腰行礼的样子,观感虽有改变,不过认为他们毕竟不是军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政治关系比较好的时候,笔者又参加接待过一些日本来华的访问者,包括昔日曾当过“皇军”军官、士兵的旧军人。90年代初我到日本的时候,也曾会见过参加侵华的老兵和“帝国军官”。这些人彬彬有礼,看上去大都是本分忠厚的老头,很难想象他们参与过骇人听闻的暴行。

那些日本老军人见到我这样兼有学者和军官双重身份的中国人,一般都回避谈自己在中国打仗的事,反而愿意谈在军营中受的虐待和战时遭受的痛苦,意思是自己也是受害者。我一提到日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时,他们大都马上沉默,或简单地说那是上司的命令。这种态度,其实也反映出大多数经历过战争的老一代日本人的共同心态。

据一些专门采访老兵的日本学者统计,只有二成左右的老兵能反思战争罪行并表示对不起中国,一成左右的人还坚持“大东亚战争”有理,七成的人虽对侵华战争表示遗憾却又认为“当年打仗是没法子,打起仗来军纪也难保证,难免有施暴的事”。这种比例清楚地表明,战后日本社会并没有清算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根源。至于年轻一代日本人,多数对侵华战争历史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大都笼统地认为“战争就是不好”而没有是非观。

正是利用了这种社会心理,日本右翼势力几十年来一直鼓吹“大东亚战争正义论”。为此,自然要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众多在华暴行,面对无可辩驳的犯罪铁证也只称为下级官兵的“军纪”问题。这种右翼思潮的兴起,自然会使多数日本人不能正视过去的侵略罪责。

追溯起来,中国过去曾是日本人崇拜的文化母国,不过其对华态度却经历了仰视、平视和俯视三个阶段。

在中国的唐朝至宋朝,日本对华基本是仰视,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走出了蒙昧落后时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转为平视。日军借所谓“神风”(即台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后来出现百年倭寇之患和丰臣秀吉侵朝,幸亏明朝军队在朝鲜打败日军,才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甲午战争中日本将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自此以后半世纪里,日本人傲慢地自居于中国之上,形成了俯视。

宋明两朝相继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后,日本的上层和文化界便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他们认为,过去的文化母国已沦为蛮夷之地,东方的文化精萃已转移到他们这个所谓的“日出之国”。在幕府后期和明治维新后,“皇国是世界的中心”成为日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社会上流行的观点是“文明与野蛮之战”,认为对“落伍民族”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征服,旅顺大屠杀等暴行就是在此种观念下制造出来。此后几十年,随着两国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越拉越大,日本社会上蔑视中国的观念日益强烈,其军人在华挥舞屠刀也就如宰猪羊。

设在哈尔滨的日军731细菌部队,集中了日本一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医学界精英人物,他们在中国人身上搞活体试验的凶残行径骇人听闻。据统计,参加这一部队的3000多人中,战后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出来揭露并反思罪行。他们都说,当年进行那种血淋淋的试验时,只将受害者看成“马鲁太”(即木头),部队中“同情中国人的几乎一个也没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