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从甲午到甲午,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变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08-31 10:04

国力对比转换带来心理不适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将日本作为东方冷战的重要基地,中日关系又受制于中美关系。1951年美国片面主持了《对日和约》,将对日抗战时间最长的中国排除在外。此后,根据美国的安排,日本吉田茂政府同台湾当局建立了外交关系,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横滨等地的华人社团也受制于台湾派来的“大使馆”。

不过,此时新中国的力量已让日本人刮目相看,加上岛内左翼力量很强,日本社会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很强烈。1952年以后,两国的民间贸易和往来逐步开展起来,日益扩大,在日华人又成了沟通民间贸易的重要渠道。

战后日本民众多数生活在贫困饥饿中,面临着俄式社会革命和美式社会改良两种选择。1945年至1949年间,美国对天皇为首的日本皇族的战争责任免于追究,对日本实行社会改造,制定和平宪法,推行土地改革,推动了日本社会的民主进程,也消除了革命条件。1949年日本共产党曾开始“城市暴动”的准备,结果美军和吉田政府宣布日共为“非法”。由于看到日本革命的条件不具备,自1952年以后,中国的对日方针转为争取日本中立并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日本政府跟随美国敌视中国,不过当时日本社会上左翼力量也比较强,揭露侵华战争罪行和主张中日友好的呼声很强烈。在官方不能建交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采取了民间外交即争取日本人民的政策。“两弹一星”的成功又增强了军事震慑力,加上当时实行联合美国、西欧和日本对抗苏联的“一条线”战略,这种形势终于促成了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

据中日恢复邦交时的新闻调查,日本社会上多数人表示过去“对不起”中国,尤其是老年人中这种态度更强烈。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签约后,日本社会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对中国“有好感”的人多达八成。在这种大气候下,日本政府通过了相当于300亿美元的长期日元贷款,作为中国放弃战争赔款要求的一种补偿。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访日的中国人为数很少,大都受到满脸笑容的热情对待。我注意到,当时日本媒体的报道大都带有居高临下的心态,都讲中国“穷”,应该给一些援助。90年代以后,苏联瓦解、冷战结束,日本和美国不再有联华抗苏的需求,并感到中华崛起是一种威胁,官方和媒体对中国的态度日益逆转,并影响到民间。加上赴日留学、工作和定居的中国人在90年代末达到60万,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外来族群,直接交往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不满和摩擦的升级。

90年代初笔者到日本时,只能在低档商店看到一些廉价中国产品,2000年再到日本时,商场中已充满了“中国制造”。有些右翼分子就此煽动称,本国已成了中国产品的殖民地。由于日本经济增长率二十多年来几乎陷入停滞,普通老百姓也容易听信宣传,认为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

近些年来,由于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冲突,“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甚嚣尘上,日本要求美国提供保护。偏激民族情绪在社会上蔓延,也使主张中日友好的声音很难发出。在日本,有过战争责任的老年人差不多都已不在世,对中国仍不断声讨日本过去侵华的罪行,战后新生代普遍感到不满,认为是打压他们成为正常国家。据近年来的日本民意测验,对中国有“好感”的人降到不足一成。

仔细观察,日本政府在村山富市首相1995年发表著名的承认侵华的讲话之前,从来没有用过对华“侵略”一词,而是采取“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的不讲是非的态度,其根源也在于战后对天皇制军国主义的罪行没有做过清算。

从日本侵华时期和战后的社会情况看,想彻底清算侵略罪行的最好时机是战争结束后的战犯审判之时。当时因为美国扶植日本、建立东亚反共基地,错过了这一历史机会,才导致后来几十年间日本否认侵略罪行,让中国人愤慨不已。

人们也应看到,如今日本社会上对华态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崛起引发其心理不适应的结果,与侵华年代蔑视“支那”的傲慢心态完全不同。回想1990年时,中国的GDP只及日本的八分之一,2000年达到四分之一,2010年终于超过,到2014年达到日本的两倍(这与日元近期贬值也有关系),中日关系由“日强中弱”转变为“两强并立”,再转变为“中强日弱”。对习惯于崇拜强者而傲视弱者的日本社会而言,现在的心理不适应恰恰是这一角色转换时期的表现。

邓小平有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待到中国真正强大、富裕起来时,日本社会上对华尊敬和好感的心态肯定会重新占主流。过去因为落后而挨打,自己实力不济时又不能让战败国认罪,想让中日关系走向健康轨道,只有靠中国的发展。这也是人们回顾历史应该得出的结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