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卢沟桥事变看似偶然,中日决战却是必然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徐焰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08-31 10:13

疯狂的日本侵略者无视中华民族思想上的觉醒和社会环境的进步,犯下了最重大的战略错误

★落后固然可能挨打,落后加腐败就注定要挨打并被打得很惨

★中华民族已经觉醒,日本军阀一厢情愿的估算只能落空,而且只能进一步惊醒过去沉睡的东方巨人

曾被中国人称为“蕞尔小邦”的日本竟想以蛇吞象实现亡华,固然是狭隘岛国上滋生的扩张欲所驱使,从清王朝到民国政府的腐朽无能又为侵略者横行提供了条件。落后固然可能挨打,落后加腐败就注定要挨打并被打得很惨。过去我国众多宣传品揭露了日军屠杀、掠夺的凶残暴行,不过也应该进一步反省一下,人口只有7000万、面积仅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为什么敢于向当时拥有4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动全面战争?偌大的中国为何会被几十万侵略者所蹂躏?国人在不忘日本侵略罪行时也应该从本国当权者的表现中吸取应有的教训。

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后,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发展上便超越腐朽僵化的清王朝。进入民国年间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当局忙于内战和搜刮民脂民膏,又以“不抵抗”政策弃守当时国内最富庶的东北,在经济和军事水平方面的差距同日本越拉越大。国民党当局曾宣传全面抗战前有所谓“十年黄金建设期”,其实从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后的十年间,蒋介石政权一直忙于同其他派系的军阀混战和进行“剿共”战争,国内民生凋敝,在东南沿海所搞的一点建设规模也小得可怜。至1936年间,国内钢产量不过4万吨,日本产钢却达580万吨。国民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只有11亿元法币(折合3.7亿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八分之一和美国的八十分之一。当时日本和西方列强视中华大地为可以宰割可做交易的物品,就是认为古老的神州已衰落到毫无生机希望,熟读蒙元灭宋和清灭明历史的东洋军政要员都认为他们也能轻易地以小亡大。

近代中国一些人的民族精神缺失和洋奴媚外思潮出现,又为日本军阀提出的狂妄计划提供了佐证。当年日军侵入中国一城一地后,经常会有些民族败类出现组织“维持会”来媚颜接待,“九一八事变”后还出现了东北众多高级官员集体附日当汉奸的现象,溥仪等清朝遗老和不少北洋军阀以及国民党的失意政客更是卖身投靠充当傀儡政权的头目。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本军部头目曾认定只要出动10至15个师团,以三个月作战便足以打垮中国政府军主力,南京政府或者降日或者垮台,关内各地随之也会纷纷建立像“满洲国”那样的附日伪政权。后来的历史证明,日本军阀不仅大大低估了中国军民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没有看到当时中华民族已经觉醒,他们一厢情愿的估算只能落空,而且只能进一步惊醒过去沉睡的东方巨人。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民众面对战争大多表现得麻木不仁,日军能轻易取胜而清军一败涂地,从社会进程的角度看是一个走向近代化的国家同古老的封建国家较量的必然结果。进入20世纪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已经紧跟世界进步的大潮,国内已经建立了先进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知识界和众多民众有了民族解放的意识,抗日救亡已经成为国内多数人的自觉意识,如同1935年拍摄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至于像伪满、伪蒙政权的头目和汪精卫等民族败类,已成为根本不能代表大众的一小撮。

日本侵占东北和华北告急后,1935年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赢得国内多数党派和民众团体的赞同,1936年末“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又基本停止了中国内战。蒋介石在同意抗日的条件下从西安获释回南京后,也看到国内的民意难违,开始放弃剿共政策而准备抗战。此时日本当局却仍以甲午战争时看待清王朝的眼光审视中华,只看到中国经济、军事的落后而无视思想上的觉醒和社会环境的大进步,自恃军力强悍而在1937年夏进攻华北,接着又进攻上海,并认为只要“对支(那)一击”便可速战速决,从而犯下了一个最重大的战略错误。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开始,国民政府的军队输掉了一场场战斗,从北平、天津退到黄河,在华东也丢失了上海、南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随后却深入日军后方开展游击战,建立了广大根据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又阐明了中国拖住日本的正确方针。此时中国虽然丢失了近一半国土,却取得战略上的一大胜利,预示着必定能以“持久战”“熬时间”的办法把侵略者拖得灯枯油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