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艺创作也要端正导向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徐焰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5-03 11:54

抗战题材的电视剧,近10多年来在屏幕上占据了历史剧的突出位置,这一趋势被称为“抗战剧热”。这其中有一些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好的作品,但也出现了不少被人嗤之以鼻而蔑称为“抗战神剧”的劣质品。这些低劣作品甚至在影视制作领域形成了一股歪风,这也反映出在影视作品的制作中出现了导向上的严重偏差。

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那些“抗战神剧”创作导向上的错误,恰恰在于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歪曲历史来误导观众。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剖析其危害性并设法加以纠正。

1、只追求利益而罔顾社会效益,导致创作方向扭曲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气。”而“抗战神剧”等作品恰恰是“沾满了铜臭气”的产物。

近些年,离奇抗战剧层出不穷,其原因在于创作者不懂历史、不学历史,或是制作与出版方一味追求收视率、票房,为盈利而媚俗。

例如,有的电视台片面追求收视率,购买片子时先看能否刺激眼球。笔者接触到的一些“圈内”人也感慨:“正经的片子卖不出去,刺激的才好看。谁会管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同收视率也没关系啊!”

已经成为笑话的“手撕鬼子”“扔手榴弹炸飞机”等电视场景,尽管声名狼藉却能吸引好奇的观众;然而反映真实历史,特别是描写抗战时艰苦斗争的剧集,却已经同当下一些创作的潮流格格不入。

图为电影《风声》的剧照。

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带有强烈的政治性,歌颂什么、反对什么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导向作用。表现抗日战争的作品应当弘扬主旋律,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民族精神,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而那些只追求刺激而罔顾社会效益的抗战剧,充斥着看似火爆的场面,民族正气与浴血抗敌却不见踪影。甚至还出现了“流氓抗战”“土匪抗战”“黑社会抗战”和“妓女抗战”等主题,正面人物对抗战无所作为,黑恶势力反倒成了抗日英雄。

一些不了解历史的青少年看了这些剧作,不仅会对抗战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他们的社会道德观念也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