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树增责任编辑:柳晨
2016-10-21 11:41

长征叙事——

信念铸永恒

■王树增

长征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种事件: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数十年来,不断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在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世人何以要忍受疲惫、劳顿和生存条件的匮乏,行走在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急流险滩的路途上?

在地球的另一端,曾经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来了,带着他的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中国工农红军在十万多国民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

布热津斯基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用何种意识形态生活着,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世界上从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部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自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猛烈地冲击了这个东方大国之后,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的产业工人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懂得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世间可以没有剥削和压迫。于是,当那面画着镰刀锤头的红旗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突然觉得阳光原来如此温暖,天空原来如此晴朗,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仅仅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走向一个崭新中国的启程。

长征是黑暗天际间迸裂出的一道照彻大地的光亮。回首长征,我们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什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英雄主义。无疑,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不败皆源于这样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具备了这样的自信和坚守,中国革命才得以取得胜利;具备了这样的自信和坚守,中华民族才得以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具备了这样的自信和坚守,中国就有希望争取到光明灿烂的未来。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荣光。

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上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雨雪,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兵。

(《解放军报》2016年10月21日 14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