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头脑风暴:强军路上 军人应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韩 成 覃照平 赵 品责任编辑:李宁2014-04-11 08:55

谋打赢拒绝“面子活”

——陆军第38集团军某旅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引发头脑风暴实录

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基层官兵是不可或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共鸣点在哪里?他们眼里,与战斗力标准不适应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强军路上,官兵该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3月下旬,记者走进陆军第38集团军某旅,记录下这场大讨论引发的头脑风暴。

龙虎榜上起硝烟

拿了金牌,还要掂量下金牌的“含金量”

“金牌战士”作检讨,这是该旅官兵近期热议的一件新鲜事。

不久前,装备维修“大拿”、曾在军区比武中两夺金牌的四级军士长吴洪双,第15次荣登该旅训练龙虎榜。请他上台谈感受,没想到他张口就自曝家丑:专业素质单一、体能有所下滑、战术素养不足……一口气检讨了13个问题,台下却掌声雷动。官兵都说:吴班长技术过硬,人也实在,一心想着上战场、打胜仗!

“如今,像吴洪双这样心里惦记着打胜仗的官兵越来越多,全旅深入开展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功不可没。”旅政委贾振宇介绍说,年初以来,官兵聚焦战斗力这个靶心,围绕“确立标准为什么、内涵要求是什么、现实问题有什么、投身实践做什么”,条分缕析挖症结,反躬自省查问题,向不实训风演风宣战。

怎样理解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唯一,就是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不可替代;根本,就是不能偏移、不能动摇。它既是指挥棒,也是试金石……”正是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官兵才像过筛子一样找问题,哪怕比武夺冠之后也是如此。

清醒认识来自大讨论中的一次次思想交锋、观念碰撞。2月中旬,十一连官兵围绕“比武夺冠是否等于战斗力强”举办了一场辩论会。

正方:比武夺冠就是战斗力的“金字招牌”,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实力的证明——在比武场上摘金夺银的人,哪一个不是过五关斩六将拼出来的?

反方:登上金牌榜,不代表上得了战场。比武中有固定的规则,而战争充满变数,如果把比武规则搬到战场上,只能是作茧自缚。

正方:我们长期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靠什么检验自己的战斗力?靠的就是比武竞赛。

反方:比武可以重来,战争不可能重演。即使在比武考核中拿了金牌,也要掂量下金牌的“含金量”。此外,考核标准也要和战斗力标准接轨,二者之间的高度差,很可能要在战场上用血肉之躯来填平……

理不辩不明。思想统一后,该旅实战化训练不断向深层次推进:火炮驾驶、实弹投掷、长途拉练,男兵女兵一起上,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战备拉动,时间随机,“敌情”不断,战斗分队和通信保障分队密切协同,完全按照实战要求来;就连首长信箱里,官兵提出的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少,提高训练质量的建议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