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头条>>正文

我海空军首次自由空战对抗演练将启 “尖刀部队”大比拼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徐叶青、赵海涛责任编辑:王李宇薇2014-08-19 04:20

“金头盔”飞行员许利强

“质量为本,从飞行员到战斗员的培养不能‘坐飞机’。”

——“金头盔”飞行员 许利强

“金头盔”之战,代表着中国空军对抗空战训练的最高水平。空军连续3年组织的“金头盔”比武中,4个“金头盔”被该师收入囊中。

“随着难度逐年递增,比武夺魁对于飞行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连续两年在某新型战机对决中胜出的双料“金头盔”飞行员、该师某团原副团长许利强告诉记者,结合部队日常担负的战训任务,极限课目的空战训练早已常态化。

“赢得两次‘金头盔’,不少人看着眼馋。”许利强说,“金头盔”见证了他和战友们能力素质的成长历程。离陆就干扰,升空就对抗,飞行中7-8个G的载荷已成“家常便饭”。刚开始,个别新飞行员不适应这些快频率、高标准的战训任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飞行员到战斗员的培养需要一招一式的苦练,不能“坐飞机”。通过与该师数名“金头盔”飞行员交流接触,记者感到,无论个人能力素质还是部队整体战斗力,均非一蹴而就,而在于平时飞行训练一点一滴的积累和磨练。

“针对一个架次中的得失成败,一点一滴地抠、一分一秒地研,大家常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斩获第二个“金头盔”后,记者采访许利强时,他用“没完没了”描述他们研创的“114”训练法。许利强这样打比方:“空中飞行1小时,地面准备1小时,飞完再研究4小时,哪怕是提高一项技能甚至注意力分配,那都是一种进步啊!”类似的方法,他们不知琢磨了多少种。

执干戈以卫社稷。军队的存在价值必然是能打胜仗、保家卫国。“作为相对和平环境下的飞行员,唯有紧紧抓住难得的演习演练时机,把每一次信息化条件下体系对抗都当成紧贴未来战争开展的军事预实践、‘磨刀石’,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才能保证在真正战场上能打仗、打胜仗。”许利强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