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释疑 善意洋溢
——专家解读习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重要演讲
中国如何发展?中国发展起来了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对于一些外国人心中的上述疑问,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演讲时,以三个“坚持”、三个“不动摇”做了有力的回答。
专家认为,习主席的演讲对中国与世界、与亚太、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做了多层次、多角度、战略性的阐述,可谓充满了善意,有利于增信释疑,加强中国与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共同推动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国对世界:块头大 爱和平
中国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引发了一些人的疑虑。习主席在演讲中以十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这种心态:“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
对此,他的回答斩钉截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中国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
在澳大利亚联邦众议员约翰·亚历山大看来,习主席关于“大块头”的表述很幽默,而这种直面疑问的态度也充分展现了他的自信。亚历山大是一位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访华的“中国通”。
“中国的体量大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不管怎么做,总会有人说你做得不够好。中国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自然会有人嫉妒中国的成就。而面对这种批评和苛责,习主席和中国展现了容人之量,”亚历山大说。
无论是早些时候在巴黎访问时将中国比作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还是在柏林演讲时告诉人们中国不是可怕的“墨菲斯托”,习主席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都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中国爱和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震宇认为,习主席的演讲不仅比喻生动,而且立意深刻。他针对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种种反应,针对澳方和其他国际伙伴对中国的关切,释疑解惑,令人信服,表明中方积极采取措施,尽量释放发展的正面效应,消除负面反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指出,习主席的演讲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外交理念、外交实践和发展历程这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道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和平发展是基础,共同发展是途径。其含义就是,中国通过政治手段、政治对话来解决同其他国家的分歧争端,同时致力于同其他国家实现合作共赢,”贾秀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