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征兵调研手记:如何让家国情怀成为最靓青春底色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费士廷 苗鹏责任编辑:刘航
2017-07-13 04:14

7月7日,重庆市酉阳县人武部组织预征青年参观赵世炎烈士故居,引导他们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坚定献身国防事业的理想信念。唐龙均

优待金全省“垫底”,为何参军热情不降

长治地处晋东南,得名于明嘉靖八年,取长治久安之意。

在山西,长治的征兵工作名声在外:一是优待金在全省10多个地级市中最低;二是征兵任务年年圆满完成。于是,有人戏言:长治征兵不靠优待金。

夏至时节,记者走访长治各个县区发现,应征青年参军热情像当地天气一样火热。长治军分区机关的同志自豪地说,今年年底满18周岁的青年,已全部完成兵役登记。

优待金低,任务完成却好,长治的征兵到底靠啥?

是降低标准吗?非也。从兵役登记、应征报名、上站体检到政治考核、集体定兵,各个环节一丝不苟。不仅如此,有些环节还相当苛刻。

军分区原军务动员科科长张健,这几年一直具体负责征兵工作,他的介绍不遮不掩:“征兵不是在招工,也无需美化,我们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应征青年,参军就是尽义务,就是把自己最美好的两年奉献给国家。”

城区东街道武装部部长冯钟恒讲的两件小事更能说明问题——

“一次,我到一名应征青年家家访时,讲起了部队参加1998年抗洪、汶川地震救援时的情况。孩子送我走时,吓得腿直发颤。这样的孩子我怎么敢送到部队去!”

“还有一位应征青年,体检、政治考核都合格了,但我就是没签字。为啥?人武部组织役前训练,他次次迟到。这说明,他心里根本没把当兵当回事,这样的人,怎么能当个好兵!”

待遇相对偏低,条件还挺苛刻,长治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从哪里来?城区人武部政委乐华兵一语破的:“客观上讲,长治是革命老区,广大群众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血脉中流淌着爱国爱军的热血,打骨子里愿意为国家作贡献。”

观看大型实景剧《太行山》,是近些年到武乡观光游客的“必修课目”。其中,就有太行母亲李改花先后把3个儿子送去参军打鬼子的故事。

“朱老总,彭老总,我还有一个儿子!”剧中,母亲的坚强呐喊,撕裂夜空,穿透太行,令观者动容。

胸怀家国,把儿子都送上战场,这就是老区人民。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有这样的人民支持,长治人参军入伍的热情焉能不高!

2015年底,一位叫郭宁的应征青年找到街道武装部,坚定地说:“哪里最艰苦,我就去哪里当兵。”其实,武装部原计划安排他到武警天津总队服役。当时,屋里正好有两位来自西藏的接兵干部。大家就说,西藏最艰苦,你去不去?去!本来去西藏的名额已经用完了,当场又给他补了一个。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