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准军事理论创新的脉搏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穆荣彬 汪小伍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9-20 03:05

未来战争是以军事理论创新为牵引的军事实践,而每一场战争实践又是军事理论创新的起点。对于缺少信息化战争实践的我军而言,强军转型之路,既没有范例可循,又没有模式可依,更没有捷径可走,发挥创新军事理论的引领与驱动功能显得尤其重要。

勾画蓝图,赢得主动。前苏军认为,和任何科学活动一样,战争也是分两次进行的,一次是在头脑中,一次是在现实中。军事理论创新,过去倾向于回顾式、反思式的“研究性”创新,注重从历史碎片、外军“影子”和军事著述中推导、复制、移植等;现在则越来越注重跟进式、前瞻式的“超越性”创新,某些新技术新装备刚出现甚至尚在实验室中,强国军队就在摸索如何创新作战方式方法。谋于未战、备于未战、胜于未战,成为军事理论创新的基本指向。

任务牵引,前瞻设计。新形势下推进军事理论创新,“摸着石头过河”与“摸准石头过河”同样重要,主动构想战争成为必然选择。构想既是军事理论创新的前提,也是军事理论创新的雏形,其价值与创新理论本身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激发需求,从“这样打”中牵引出能力、技术、装备和训练需求,引领军队建设转型;另一方面,它可以聚合能量,将所有的军事实践聚焦战斗力,提高军事转型效益。

培育文化,激发动力。创新发轫于思维定势的解放,发力于思想理念的转变。创新军事理论,必须预留可持续创新的空间,那种“一次性运用”就退化,甚至未来得及运用就成为“明日黄花”的理论不应成为转型期的选择。军事理论的生命力某种程度上在于创建富有我军特色的转型文化,唤起广大官兵的转型意识、培塑转型精神,从而激发深化转型的持久动力。

探寻对策,破解难题。有人曾比喻军事转型如一辆高速奔跑的汽车,一边以时速百码疾驰,一边在大修发动机。这既指出了军事转型的风险之大,也道出了转型的难度之高:快转则生,慢转则退,不转则亡。而转型期军事理论创新的职责就在于,紧贴能打仗、打胜仗需求,敏锐发现前进道路上的梗阻和障碍,洞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善于从问题导向和规律导向的统一中提出创见,不断发掘新概念、解析新机理、创建新理论,破解转型发展中的难题,使转型发展减少弯路、不走回头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