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血性营养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黄天信责任编辑:菅琳
2016-11-29 16:2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思想资源,经过我们党的现代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借鉴。“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这种坚定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牺牲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更倾注着中国军人代代相传的血性基因。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就应自觉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巩固和强化革命军人应有的血性特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最直接的重要方式。军人流血牺牲守卫国土,保卫边疆,国家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否则,就会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因此,军人的血性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军人的内心总是充满对国家和民族安危的关注。“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是千百年来无数热血男儿灵魂深处的呐喊,是征战沙场的历代军人向养育自己的祖国剖心明志的誓言。爱国主义内涵丰富,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为了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尽心尽力,都是赤诚报国的表现。但是,最能体现爱国精神的,还是在国家利益遇到挑战、在外敌入侵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军人。“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说得好:“三百六十行,唯有军人是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服务的,我热爱这一行。”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就没有战斗力。”自古以来,战场就被人们视为“生死之地”,军旅就被视为“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的危险职业。但是,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一代接一代的军人高唱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战歌,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战场。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军人“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抱定的信念是“堂堂好男儿,最好沙场死”“男儿死沙场,幸耳”。这种血性流传到今天,就表现在19岁的革命烈士王建川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那首诗中:“放心吧妈妈,我已经懂得了‘战士’的含义……战士的决心早已溶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习总书记在视察在第14集团军时,由衷地称赞:“这就是军人的血性!”

军人的血性,既表现在接受生死考验上,也反映在不惧艰难困苦,能够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唐朝诗人李华有诗云:“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面对这样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环境,真正的军人回答是“不怕”,做出的选择是“迎难而上”。爱国诗人陆游放声高唱:“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他有过一段终生自豪的从军经历,曾参与过顶风冒雪巡守疆界的军事行动:“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山荞畲粟杂沙碜,黑黍黄糜如土色。”天寒地冻裂肤堕指的寒冷,多日吃不上饭的饥饿,难以下咽的粗糙食物,都不能动摇军人“一寸赤心惟报国”的忠诚。

“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只有牢固确立居安思危的观念,培养当兵不怕苦、训练不怕累、打仗不怕死的信念,在各种艰苦磨难中自觉锤炼血性品质,提高打仗本领,才能做到一旦祖国有召唤,人民有需要,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73801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