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滁州支队充分发扬军事民主——
广开言路汇聚“金点子”
■陈致远
“报告!我在预提警士培训中学过相关战术,或许能解决警卫分队反应缓慢、处置不力的问题。”
近日,在武警滁州支队一次战术方案推演会上,下士张义天站起身,思路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场围绕如何应对“敌人袭扰”的讨论,由指挥员任洋主动发起——他刚阐述完初步计划,便让大家畅所欲言,进行“挑刺”。
张义天建议把警卫分队分成阻击组和机动组,交替掩护推进。他话音刚落,入伍10多年的班长王彦斐立即补充:“最好派出无人机边侦察边实施干扰,为分队行动争取更多时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建言献策,原定半小时的会议开了一个小时,7条建议被纳入新的方案。后续演练中,这套集思广益的新战术将应急响应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官兵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自身能力还有哪些短板,他们最清楚。”支队领导说,关键要广开言路,畅通渠道,充分发扬军事民主,把大家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
为此,他们在强军网开设“强军智汇”专栏,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官兵发来的建议意见;在各大队、中队设置“金点子信箱”,广发“英雄帖”;定期召开“诸葛亮会”,组织“我为战斗力献一计”活动,要求大家消除思想顾虑,有什么新创意、好想法,尽管提出来;建立激励机制,将建言献策情况与个人评功评奖、晋职晋衔挂钩,鲜明立起向战为战导向。
与此同时,支队专门成立了由机关干部、基层骨干、技术能手组成的评议小组,定期开展研究论证,该采纳的意见立即采纳,该优化的建议抓紧优化,该舍弃的想法及时舍弃,尽可能把“兵点子”变成促进战斗力建设的“金点子”。
这一套“组合拳”,大大激发了官兵热情。
大学生士兵杨世宇,在校读的是通信专业,他发现某型设备在复杂地形环境下,经常出现信号不稳的情况,便产生了“优化天线电路”的想法。支队领导知道后,认为此法可行,当即组建技术小组,将杨世宇吸纳进来,共同攻关。天线电路重新设计后,经过数十次测试调整,最终通过了实践检验。
如今,在该支队,官兵的“金点子”不断结出“金果子”:在军事训练方面,“山地丛林进攻战术”“夜间射击调整法”等10余项成果,被推广应用;在后勤保障领域,驾驶班班长常焕坤摸索总结的“防暴车快速检修法”,将故障排查时间缩短近一半。炊事班战士制订的“战时饮食定量保障法”,既保证了营养均衡,又减少了食材浪费……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千万不要低估官兵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该支队领导说,发扬军事民主并不复杂,就看怎么将官兵的想法汇聚起来,形成推动部队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