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北约强化波罗的海反潜能力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刘柯涵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5-11-24 06:42:54

北约强化波罗的海反潜能力

■刘柯涵

参加北约反潜演习的德国海军212型常规潜艇。

11月中旬,北约在波罗的海举行代号“梅林”的反潜演习,旨在提升联盟一体化反潜作战能力。这是北约连续第二年在波罗的海举行类似演练。根据计划,该演习自2026年起将转为常态化,每年定期举行。此举既是北约多国强化水下战力的重要举措,也表明大国军事博弈正进一步向水下领域延伸。

检验水下攻防能力

此次“梅林”反潜演习由2024年加入北约的瑞典主导,地点位于波罗的海中部哥得兰岛附近水域。演习旨在“分享在浅海和复杂海底环境下的反潜技能”,北约常设海军第1作战集群所属的美英德等10余国海军派出水面和水下兵力参演,通过红蓝对抗形式,全流程检验水下攻防能力。

演习中,瑞典和德国海军分别出动A26型和212型常规潜艇扮演假想敌。演练课目包括模拟破坏波罗的海水下电缆,在哥得兰岛外海潜伏,伺机攻击海上交通线。演习分为威胁响应、立体搜索和围剿清敌3个阶段。

威胁响应阶段,北约常设海军第1作战集群司令部在卫星和岸基侦察系统支持下,共享敌方潜艇动态,召开盟军作战会议并启动水下威胁响应机制。前出至哥得兰岛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号护卫舰,负责对舰机实施战术指挥。

立体搜索阶段,美英P-8A反潜巡逻机作为首波兵力进行广域搜索,通过机载雷达扫描和密集布设声呐浮标,划定可疑区域,并与天基、岸基、海底侦察平台共享情报。随后,瑞典维斯比级护卫舰及德国、芬兰等国舰艇在划定区域内进行海上侦察;舰载反潜直升机投放吊放声呐,协同固定翼飞机和舰船完成补盲侦察。

围剿清敌阶段,P-8A反潜巡逻机引导护卫舰模拟发射反潜火箭弹,逼迫1艘潜艇上浮“投降”;对于另1艘实施机动规避的潜艇,护卫舰释放拖曳式线列阵声呐,完成持续追踪与最终锁定。其间,北约还组织水下攻防对抗、潜艇对水面舰艇突袭等训练。

扩展区域反潜网络

演习中,北约大量使用无人潜航器参与侦察搜索、通信中继和尾随攻击等课目演练,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和自主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联合反潜作战体系。

演习的一大看点,在于整个战术行动由瑞典海军具体负责。这是瑞典正式加入北约后,首次主导此类联合反潜演习。有外媒分析称,北约在波罗的海设有专门地区指挥机构——位于德国罗斯托克的“波罗的海特遣部队指挥部”,并由荷兰海军领导在该区域执行警戒任务的多国舰队。此次演习主导权交由瑞典,一方面希望发挥其在反潜方面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北约正依托成员国优势,对水下反潜网络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布局。

与演习相呼应,英国近期启动代号“大西洋堡垒”的新型反潜计划,联合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国,力图在北海海域构建全方位水下监视体系。英国还与德国签署协议,计划加强在大西洋的反潜合作,包括情报共享与联合舰机训练等。

北约将此次反潜演习区域设定在波罗的海,意在持续扩展重点海区的反潜监视网络。通过推进一系列作战计划与合作项目,北约正试图将其反潜兵力覆盖至各关键海区,并以“区域拼图”方式逐步构建全域性反潜体系。

据悉,这是北约第二次举行“梅林”反潜演习。演习结束后,北约最高潜艇指挥官、美国海军少将布雷特·格拉比表示,自2026年起,该演习将作为一项标志性年度反潜活动固定下来。有评论称,北约未来或以“梅林”反潜演习为平台,在北海、大西洋等区域轮流组织系列演习,以实兵实装方式预演未来“反潜战争”。

推高军事对抗风险

与“梅林”反潜演习同期举行的还有北约大规模联合空战演习,重点演练五代机与四代机协同行动。“梅林”反潜演习也是1个多月来,继“坚定正午”战术核打击演习、“网络联盟”“十字剑”网络战演习及北欧多国极地联演之后,北约在水下领域发起的又一场武力展示。这一系列在多个作战域同步展开的演训活动,折射出北约日益明显的黩武倾向。

对俄罗斯而言,波罗的海不仅是其欧洲方向的主要出海口,也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活动区域。北约在此强化反潜能力,被俄方视为对自身海军力量的直接威胁。俄罗斯明确表示,不会对损害自身安全利益的行为坐视不管,并指出北约相关举动正导致地区局势恶化。

令欧洲民众感到担忧的是,在战争威胁裹挟下,地区国家参演积极性持续高涨。德国、希腊、波兰等国正推进大规模军事改革,并通过北约演习验证改革成效。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右翼思潮的蔓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军演与改革针对性强,将加剧阵营对抗,对地区乃至全球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