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一文一武皆为宝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范铁兰 责任编辑:邱迎春
2025-09-12 16:40:58

一文一武皆为宝

■范铁兰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这一著名论断,体现了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能文能武,方可称雄。对我军来说,一文一武皆为宝,皆是强大自我、战胜敌人的利器。

抗战时期,贺龙任八路军120师师长。很多人都知道,在战胜日寇方面,贺龙有“三件宝”,影响很大。

其一,是“战斗篮球队”。这支球队于1938年成立,贺龙亲自命名。他们用着自制器材,穿着有“战斗”二字的背心,在艰苦条件下坚持训练比赛,不仅锻炼了战士们的体魄,还展现了120师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球队曾以108∶15的比分大胜绥德师范队,打破了人们对“土八路”的偏见,重塑了群众对八路军的认识。朱德同志还赠送球队一面锦旗,上书“球场健儿,沙场勇士”。

其二,是“战斗剧社”。抗战时期,战斗剧社创作的话剧《把敌人挤出去》引发根据地轰动,歌曲《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传唱到各个抗日根据地,提振了军民士气,激发了战斗精神。

其三,是“亚五亚六”两支重要作战力量。“亚五亚六”指120师主力团715团(代号“亚五”)、716团(代号“亚六”),隶属358旅,以善打硬仗著称。齐会战斗中,两团协同作战,最终歼敌700余人,成为八路军平原歼灭战的范例,获得中共中央嘉勉。

贺龙的“三件宝”有文有武,是人民军队“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的典范。这“三件宝”所凝聚的战斗力和战斗作风,成为我军战胜敌人的显著优势。

彭雪枫同志是我军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抗战时期,彭雪枫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担负一个独立战略区的领导工作。期间,他创办建立了骑兵团、《拂晓报》和拂晓剧团。

骑兵团训练严格、作战勇敢,战术机动灵活,不断获得作战胜利,威名远扬;拂晓剧团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也教育了广大群众;《拂晓报》宣传我军典型、先进战法等,戳穿敌人阴谋,成为开展舆论斗争的有力工具。根据地的人们唱道:“彭师长有三件宝,拂晓剧团、骑兵团,还有一张《拂晓报》!”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朱良才同志除了带兵打仗外,还亲自抓了“三宝”,即其组织和领导的三支文化“轻骑兵”。这三支“轻骑兵”,就是《抗敌三日刊》(后改名为《子弟兵报》)、《晋察冀画报》和抗敌剧社。《抗敌三日刊》和《晋察冀画报》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形象真实的图片、新颖通俗的形式,及时宣传抗战形势和重要的战役战斗,反映敌后军民丰富多彩的战斗生活,对动员民众、揭露日伪军罪行、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个刊物一发下来,官兵都争相传阅,爱不释手。抗敌剧社的同志们,坚持以艺术作刀枪,以舞台作战场,热情讴歌抗日军民,愤怒鞭挞凶恶敌人,把戏演到抗日前线,标语贴到伪县政府的影壁墙上,漫画画到敌占村庄的墙壁上。剧社创作和演出了《子弟兵和老百姓》《戎冠秀》《李国瑞》《战斗里成长》等大量优秀剧目。这“三宝”,对巩固部队、鼓舞士气、保证作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大的军队,总是文武双全,相辅相成。空军成立初期,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自豪地说:“空军有两支部队,一支是几十万人的作战部队,一支是几百人的文艺队伍。”当时的首都文艺界,空政文工团独树一帜,异常活跃,先后推出《以革命的名义》《女飞行员》《江姐》等多部大戏。

我军的历史告诉我们,枪与笔同样重要。事实证明,“共产党是要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我军老一辈指挥员,很多都是能文能武、剑笔卓越。新时代的指挥员,也应该荷枪挺笔,既能抓练兵备战,又能抓强军文化,把官兵培养成“学子风度与勇士气质的合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拥有更多制胜法宝,锻造强大军队,战胜一切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