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由育师始
■任光辉
作者:周 洁
一颗烛心,三千桃李。在这个孕育丰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在这里,向广大军校教员真诚地道一声:您辛苦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前不久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的“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名单中,就有两名军校教员。他们扎根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做学员能打胜仗的引路人,用大爱书写了教育人生,无愧“最美”称号。军校锻造的是“军之脊梁”,教学的核心是为战研战、谋战备战。要让学员一毕业就能走上战场、走向胜利,军校教员使命光荣、作用凸显。只有锻造出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军校教员队伍,才能更好地传战争之道、授胜战之技、解打赢之惑。
今天,世界军事领域竞争越来越聚焦于人才竞争,谁拥有更多高素质军事人才,谁就能掌握未来战争主动权,这对军校教员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叶剑英同志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时,亲自提出“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不学而教是谓害之”的校训。“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广大教员只有牢固树立“教为战、训为战、研为战”的使命意识,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时代重任。
育才由育师始。军队院校是青年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形的地方,教员“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是学员立身的一面镜子,其一言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广大教员应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在不间断地改造思想、祛除杂质中净化灵魂、提升境界。应涵养师德师风,强化立德树人、为党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塑造学员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名师必晓于实战。对军校教员来讲,每一个讲台都应成为备战打仗的平台,每一名教员都应成为教战研战的行家。各级应积极创造条件,畅通院校与部队的人才交流渠道,让更多教员有机会深入部队一线、任务前沿,丰富任职经历、拓宽思路视野、丰厚知识储备,全方位提升教员晓战教战水平,培养出一批知晓现代战争、熟悉我军情况的名师。广大教员应自觉做到心中有部队、眼中有战场,推动讲台与战场同频共振,努力成为实战化教学训练的先行者和探路人,切实以高质量实战化教学锻造出高素质新型作战力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