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人生贵有胸中竹”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辛 冰 杜宇杭 责任编辑:邱迎春
2025-09-16 08:22:28

“人生贵有胸中竹”

■辛  冰  杜宇杭

1940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陷入日军合围。一名村民劝他投降,他悲愤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毅然同敌人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日本投降前夕,追捕杨靖宇的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用曾经挑过杨靖宇肠胃的同一把军刀,剖腹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中国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像杨靖宇这样的“硬骨头”数不胜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身上,鲜明体现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的崇德理念、“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风亮节。

叶剑英同志在《题画竹》诗中写道:“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革命军人,正是因为有了“胸中竹”,无论身处逆境险境,还是遭遇失败挫折,都能淡然处之;无论面对大风大浪,还是形形色色的诱惑,都能从容选择。

这“胸中竹”是初心如磐、信念如铁。我党黄麻起义领导人程昭续被捕后,敌人用刺刀顶住他的脖子问:“你要脑袋,还是要共产党?”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老子要的当然是共产党!”随后便是鲜血染红大地的壮烈一幕。

这“胸中竹”是怀德自重、清廉自守。开国少将邓可运,被誉为“饿倒在挑子旁的运粮官”。红军时期,他负责为部队筹款送粮,在押运粮食支援前线部队途中,连续3天以野菜充饥,结果饿晕在装满粮食的挑子旁边。

这“胸中竹”是敢打必胜、视死如归。9月3日晚,人民大会堂歌声激昂,掌声如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中,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让无数观众眼眶湿润、热血沸腾。当年,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82名勇士为阻击日军,在江苏淮阴刘老庄全部牺牲。为继承烈士遗志,当地群众自发选送82位农家子弟,重建“刘老庄连”,家国大义凝成“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一个人能否守住本真本色和本心,是高尚还是卑鄙,是为公还是为私,是勇敢还是怯懦,是清廉还是贪婪,是真诚还是虚伪,在一个个现实考验面前通常会显露无遗。

清代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描写了一个阵法,叫“自诛阵”。此阵不设一兵一卒,而是布了酒色财气“四关”。只有意志坚强、操守坚定的人才能走出来,而那些见酒而醉、见色而淫、见财而贪、见气而怒的,无一例外都命丧阵中。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军情都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我军在政治上面临的考验错综复杂,显然要远超过“酒色财气”这几种。一个人如果没有“胸中竹”,就会在思想上跑冒滴漏、行为上出轨越界。正所谓,“眼里识得破,肚中忍不过”。

“狱中八条”是红岩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的深刻警示,是他们牺牲前对党组织作出的最后嘱托。“狱中八条”的第一条,直指领导成员腐化问题。一个突出事例是,时任中共重庆市工委书记的刘国定在党内取得一定地位后,私欲膨胀,利用职务之便,要求掌管组织活动经费的同志借钱给他做生意,被捕后很快当了叛徒。为了所谓的前程,他带着特务抓走了不少同志,造成重庆地下党组织被严重破坏。

与红岩烈士相比,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变,面临的挑战在变,肩上的任务在变,要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惟有以“愿得此生长报国”的情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才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

(作者单位:陆军步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