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冯 晔 责任编辑:邱迎春
2025-09-16 08:31:45

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

■冯  晔

八十载壮美山河巨变,八十载历史启示常在。

“历史告诫我们,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置于历史启示之首位,深刻揭示了得道多助、邪不胜正的历史发展规律,明确发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之战的最强音,也坚定表达了中华民族捍卫正义的坚强决心,必将让中华民族秉持正义的传统薪火相传,激励我们这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进一步坚定正义信念,赢得人心支持,取得更大胜利。

“义者,宜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崇尚正义,是中华民族永续血脉的价值彰显。从墨子“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到汪天锡“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从明代郑和下西洋和睦万邦、友好交流,到21世纪“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和平包容、互信互惠精神;从对内构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系,到对外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一部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养正义之气、讲正义之礼、行正义之事的正义书写史。

正义蕴含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当年,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召唤下,坚持公道正义,矢志不渝为人类正义事业而奋斗,动员凝聚起更为广泛的抗战力量,赢得世界人民的道义支持和宝贵援助,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强大合力,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前,中国是否出兵朝鲜,毛泽东同志的心中有一个“底”,这个“底”就是——美军“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因为这个时候,从政治上、道义上讲,志愿军都师出有名,在世界上更站得住脚。历史反复证明,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正义之战必将赢得最后胜利。

正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追求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和平的方向坐标。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缺少正义,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道义天平终将失去平衡,必将造成恶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其中,每一个进行自卫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怀着对人间正道的企盼,以捍卫和平正义为目标投入战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公正合理、平等有序的国际秩序,牢牢占据着国际道义制高点,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的负责任大国。

崇尚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捍卫正义,是人民军队的历史担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无论战争的制胜机理、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如何深刻演变,正义性都是现代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军队有正义,打仗添动力。我们只要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确保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始终占据道义高地,就能增加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砝码。

正义性是现代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从制胜机理上看,战争制胜取决于诸多因素,正义性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人类正义和良知的胜利。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总的历史趋势仍是正义战胜邪恶。如果仅凭强权或武器装备的优势就可以赢得战争,那么人类社会将沦为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面对当今世界霸凌霸道横行、阵营对抗加剧的态势,正义也需要用实力守护,因为没有实力的正义是软弱的正义,有理有义又有力,才能夺取正义战争的胜利。

“欲事立,须是心立。”正义信念的树立,离不开理论灌输,离不开实践锤炼。军队各级应紧扣时代发展变化,善于利用现代媒体获取道义资源,占领道义高地,在战争正义性上做到政治评价与法理评价相统一、战争目的与战争手段相统一、战争动机与战争效果相统一。广大官兵应充分认识坚定正义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继承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强化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信心勇气,树牢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和枕戈待旦的战备意识,刻苦训练、科学训练,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用正义之战展现我军正义之师的形象,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