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广东省湛江市海上民兵分队在编队航行。周 扁摄
在联合演训中找准民兵定位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专武干部 卢完富
已是年终岁尾,在往年总结表彰的时间里,我们接到了出海训练命令。想到今年以来越来越频繁的演习演练,我们又感到习以为常。简单收拾,即刻奔赴集结地域。
简单动员过后,船队就在部长的率领下齐装满员出海。曾经在部队服过役的我看着浪花朵朵,听着号令声声,不由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军营。
按照预案,民兵要完成反海盗部署、联合搜救、编队变换以及海上医疗等连贯训练,昼夜出海,强度不小。
老船长杨来跟我有同感:过去,民兵训练都是陆上训练,纸上推演。如今跟海军驱逐舰一同出海,大风大浪检验真本领。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年初国动系统转入新体制运行,一次海军联训,让我们找准了战位,感受到了别样新风。
当时,我们奉命协助海军某部完成油料保障和战损抢修。8支分队,百十号人,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从陆上和海上同时向目标港口前进。渔船当天征召,人员当场召集,一座平战两用的仓库,直接提供了充足的物资食品和战救药材……
等到油料加注开始,我们心里直打鼓。原本以来此次演练民兵只是配角,没想到演练一开始,现场的海军官兵就全部调整为考核员,我们成为此次演练的主角。演练中,有的民兵由于对管线不熟悉,耽误了时间,还有的因为紧张出现错误,都被当场指了出来。不过由于响应迅速,整场演练还是得到了军地领导的点赞。
今年,我们还在海军教练班长帮带下,使用他们的专业训练器材进行堵漏训练;深入某军舰机电舱,在实打实的发动机前期学习排查故障;医疗专业民兵还接受了伴随式医护训练。一起讨论时,大家一致的感觉是转隶国防动员部一年来,训练场上的变化太多了。
过去动员需求先一级级上报,再一级级下发,最后才到基层武装部,难免出现误差。今年整组后,湛江市和当地驻军建立了区域国防动员协调机制,当地驻军指导民兵整组,一些不合格的民兵按需求进行调整。
过去编组地域离海军远,现在驻军提出什么需求,我们的民兵就编在哪里;过去没有驻军专业设备训练,这次海军开放了他们的预备役训练中心,让我们初步掌握了海军专业训练器材;过去一到使用电台我们就发蒙,如今明语、密语通讯转换畅通,在通讯指挥、协调作业等方面如今都能够跟各任务兵种同频共振。
也正是因为打仗的意识更强了,民兵的训练考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之内我们参加的基地集约化训练时间更多了,而且海军的很多重要训练都要求民兵参与,特别是海上训练,让我们真正实现了动员集结到外海演练的实战化要求,就连吃的,都是带的自热食品、压缩饼干和水果罐头。
(李 骏、毛 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