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

责任编辑:李东航
2024-03-23 08:00:14

像“善吃者”那样读书

■韩光

袁枚在《随园诗话》一书有言:“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那么“善吃者”是什么样子呢?他还打了个形象比喻:“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蜜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也就是说,优秀的读书人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能吸收书中营养,更能根据所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成果。

早期,提出类似观点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里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的好;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尚书》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官根据史料编撰而成,在当时很具有权威性。即便如此,孟子不唯书本是从,保持独立思考,敢于怀疑。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创作经验之谈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如果单靠“读书破万卷”,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无论如何也不会写出《三吏》《三别》这样的“史诗”。

鲁迅倡导“拿来主义”。他主张的“拿来”是有选择地拿、为我所用地拿,拿来时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读书要想有收获,最应该奉行“拿来主义”。如果对书的内容不辨别真伪,不加以消化,不过滤取舍,而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的话,那么就把自己读成了“两脚书橱”,读成了永不开张的“杂货铺”、永不使用的“储藏室”,总之于事无补,白白浪费时间。

毛泽东同志对怎样读书有其独特见解。他在与工作人员孟锦云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三步读书法”,他说:“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是提出不同的意见。不读不行,不读你不知道呀。凡是人都是学而知之,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啊。但光读不行,读了书而不敢怀疑,不敢提出不同看法,这本书算是白读了。”

这“三步读书法”,在他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既对原著部分内容观点表示赞同,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结合当时中国正在做的事情和他个人正在思考的问题,怀疑书中不正确和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创性意见。比如,关于怎样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毛泽东认为研究政治经济学应当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他说:“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本书提到了国家,但没有加以研究,这是这本书的缺点之一。”

一位作家曾说过,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所以,我们要想使自己的视野更广、进取的动力更足,就必须像“善吃者”那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