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高高照长城》,刘耀辉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长城冷月下的抗战故事
■李利芳
抗战历史书写是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艺术突破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作家们均厚积薄发,积极推进历史记忆叙事创新,业界时有亮点之作出现。刘耀辉最新出版的《秋月高高照长城》就是一部以炽热的家国情怀、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度聚焦抗战中少年成长的优秀作品,其以阳刚打底,兼融粗粝与诗意的审美追求为抗战题材书写另立新途,也为原创成长小说注入了美学新质。
宏大历史主题表达与儿童视角呈现的局限性是儿童文学战争叙事面临的困境。战争本身的残酷无情与儿童处于受保护受呵护状态的矛盾是作家在边界处理上要应对的难题。当抗战历史距离我们越来越远时,历史真实如何原汁原味地抵达新生一代儿童的认知视野中? 较之教科书知识形态的历史描述,文学在引领孩子进入抗战历史、体验战争原生态情境、共情人物命运与价值选择、积极生成战争反思上具有独特优势。刘耀辉以冷峻深邃的目光带领孩子们深度追随历史,以切实面向历史真实为创作基点,写出了风格鲜明的面向少年的战争历史小说。
作品以“秋月高高照长城”题旨创设清冷壮美的整体审美意境,使得古典诗词高雅悲壮的美学气氛始终贯穿全篇,既突出强化了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情感,又直抵战争年代的社会环境与风物气候。“道路”意象是作家统摄全局的思想核心,它以明暗两条线索构造作品的叙事逻辑。从情节表层来看,作品以成长小说“在路上”的典型叙事模式展开,从东北的冰雪,到长城的冷月,再到沂蒙的苍松,儿童主人公一路走来,时空流动与大场景转换突破了儿童抗战小说普遍使用的小切口叙事瓶颈,让儿童真正成为了战争历史叙事中的主体,这是《秋月高高照长城》对战争叙事的独创性贡献。
《秋月高高照长城》的可读性很强,这得益于作家忠于生活的写作态度。在家与离家、寻找家园与建设家园是这部作品始终交织的情节主线,也是人物的情感主线。它反映了战争时期人的存在的基本状态。作家在处理人物性格与行动描写时,完全基于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去演绎,重视细节与心理活动表现,既写出了抗日战争宏阔的历史背景与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又基于人的体验让叙事始终充盈着人间烟火气。几位少年独自面对艰难时日,认真经营生活日常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