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抗日名将寸性奇:中条山血战殉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文凌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8-27 16:56:2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抗日名将寸性奇:中条山血战殉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在云南腾冲大罗绮坪村,屹立着一棵千年秃杉。它被当地人称为“雷打树”,虽历经雷击、树心已空,却岿然不倒。它见证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风雨,更是一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历史。

80多年前,腾冲沦陷。时年88岁的寸大进,悲愤于自己年事已高、无力杀敌,更不愿沦为亡国奴,在这棵“雷打树”下绝食七日七夜,死后双目未瞑。寸大进之子,正是抗日名将寸性奇。

寸性奇,字念洁,1895年生于腾冲。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次年加入同盟会。自重九起义启军旅之始,寸性奇历经辛亥革命、护国讨袁诸役,屡建战功,历任大本营少将录事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国民革命军第31军参谋处长、第三军第34旅副旅长等职。

1938年,寸性奇升任第3军12师师长,奉命率部驻守山西中条山西面阵地。中条山雄踞晋南、俯瞰黄河,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自1938年起,日军多次发动猛攻,寸性奇率部在西线顽强机动防御,苦战4年,牵制日军大量兵力。

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寸性奇如此描述中条山坚守之艰难:“自本军调驻中条山防区以来,敌寇已先后十二次攻伐,自屡次接战以来,尤因敌众我寡,战况甚危。余自幼从军,历大小之役五百余次,从未有遇此战之艰危困苦者。”然而,自受命驻防之日起,寸性奇便“将中条山视作殉国之处,自无所惧者”。

1941年5月7日,日军以精锐部队、数百门重炮、百余架战机、数百辆坦克大举进攻,并以飞机严密封锁黄河渡口,切断中国军队后援。第3军伤亡惨重、粮弹尽绝,军长唐怀源与寸性奇分率部队突围。寸性奇率部杀出重围后,得知唐怀源在东交口陷入重围、形势危急,毅然回师救援。大雨滂沱、饥疲交加之中,他们左冲右突,唐怀源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

寸性奇悲愤交加,率部与日军血战。5月13日拂晓,他胸部中弹、右腿被炸伤、左腿被炸断,浑身浴血,无法行动。寸性奇对部下说:“我双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言毕,拔出孙中山所赠短剑,自戕殉国,年仅46岁。随行官兵无一人撤离,全部战死在他身旁。

如今寸家祭祖时,总有两个名字被一同铭记:陶天达、李伏龙。寸性奇的孙女寸尊惠说,他们是当年为将军挡子弹而牺牲的士兵。寸性奇的妻子在世时便叮嘱后人:他们是我们的家人,祭奠须如至亲。

寸尊惠回忆,寸性奇虽为高级将领,却毫无官架子,平日一身布衣、饮食清淡。他关心士兵疾苦,若有军官欺凌士兵,查实后绝不袒护。无战事时,他常率部为百姓修房铺路,严禁士兵扰民。抗战前夕,寸性奇曾返腾冲为妻儿盖房,未及完工,抗战爆发,他匆匆归队,从此再未与家人团聚。

多年后,寸性奇的孙辈前往山西中条山毛家湾,见到4名常年为祖父守坟的村民中唯一健在的卢世友。老人潸然泪下:“我终于等到将军的后人了,死也瞑目。”一个月后,老人安然离世。

1986年5月,民政部追认寸性奇为革命烈士;2014年,他入选全国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1989年9月,寸性奇遗骨从山西迁回腾冲,安葬于青松掩映、忠魂长伴的腾冲国殇墓园。葬礼隆重肃穆,墓碑由腾冲火山石镶砌,刻有“抗日烈士、陆军中将寸性奇将军之墓”,终遂其生前给妻子的绝笔之愿:“关山万里相隔,余之孤魂终有归乡之时。生不能再回返故乡,死亦愿魂归故土”。

2006年,寸大进在古树下绝食明志的雕塑被安放于国殇墓园。青山忠骨,父子二人终以这样的方式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