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莫耶:做人就要像一把锋利宝剑,刺向黑暗,刺向敌人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向贤彪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9-03 06:53:43

逸楼门前忆莫耶

■向贤彪

莫耶,歌曲《延安颂》的词作者。夏日,笔者来到莫耶的故乡——福建省安溪县金谷镇溪榜村,这里还保留着莫耶故居。

朝南的山坡上,一幢二层西式建筑掩隐在树林之中。楼前,一方水塘清澈见底,荷花绽放;楼后,青竹苍翠,草莓飘香。瞧那水塘泛起的涟漪,多像五线谱的旋律;瞧那鲜美红嫩的草莓,多像主人那颗纯粹而赤诚的心。导游动情地说:“家乡的父老乡亲喜欢莫耶,室外的景物、室内的陈设,都是当年莫耶离家时的样子。”

莫耶故居原名“逸楼”,始建于1907年。由于年代久远,遭受风雨洗礼的墙体有些斑驳,但仍不失恢宏典雅。我随游客缓步走进朱红色的大门,里面摆放着一些闽南人家常用的桌椅板凳等家具,迎面可见当年莫耶和同学们一起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课的珍贵照片。按箭头所指登梯上楼,右侧房间是莫耶生平事迹展览室,橱窗里陈列着莫耶的手稿及遗物,包括《延安颂》的油印歌纸。左侧是莫耶儿时的房间,床帐、桌椅陈放如初,好像等待着主人随时归来。

莫耶原名陈淑媛,1918年出生于书香人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过人。14岁那年,莫耶随父亲移居厦门鼓浪屿,就读于慈勤女中。老师陈海天是一名地下党员,发现了莫耶身上的才气和流淌在血液中的正义感,于是引导她阅读国内外的进步书刊。从此,在莫耶的心灵世界,播下向往革命与光明的种子。

汲取进步思想滋养的同时,莫耶开始将自己的所想倾诉于笔端。她的第一篇习作《我的故乡》,发表在《厦门日报》。随后,她积极协助陈海天老师创办《火星》旬刊,宣传进步思想。莫耶写的第一篇关注社会底层的小说《黄包车夫》,就发表在《火星》创刊号。

之后,莫耶到上海谋求发展。她化名白云,在《女子月刊》当校对、编辑。繁忙工作之余,她仍坚持创作,出版了第一部独幕剧集《晚饭之前》,反映了追求自由和纯真爱情的思想倾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寇的残暴和抗日风暴的兴起,莫耶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将昔日所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变为现实的行动,主动出任上海地下党领导的“救亡演剧第五队”编辑,投入抗日宣传和救济难民工作。同年10月,莫耶随队历经艰辛到达延安,翻开了她人生崭新的一页。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莫耶(即莫邪)”,意思是做人就要像鲁迅在《铸剑》中所描写的那把锋利宝剑,刺向黑暗,刺向敌人。

1938年春,正是延安山花烂漫的季节,莫耶怀着无限向往和憧憬,进入鲁迅艺术学院第一期戏剧班学习。延安“平等的人际关系,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积极进取的学习风尚”,深深地吸引着年仅20岁的莫耶。她对延安的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走路想跳,开口想唱”,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激情,憧憬着要用手中的笔为大众谱写心声,为抗战发出呐喊,为时代留下印记。

据陈列在故居展柜里的莫耶日记简述,1938年4月的一个黄昏,她和同在一个班学习戏剧的郑律成及其他同学到郊外散步。他们出了城门,爬上半山坡,看着夕阳照耀的宝塔山、延河水,看到从城里出来的一队队抗大同学和战友,听到他们的歌声和欢笑声,心中涌动着澎湃的激情。郑律成情不自禁地对莫耶说:“莫耶,给延安写个歌词吧!”一句话,燃起了莫耶心中孕育已久的创作热情。

回到宿舍后,莫耶一夜未眠。遥望不远处宝塔山在月光下的雄姿,倾听脚下延河水的流淌,想到前不久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剧团成员的情景,想到多少青年同伴冒着危险奔赴延安的热望,她积攒在心中的情愫如春水奔涌,天亮前,写下歌词《歌颂延安》:“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莫耶把写好的歌词交到郑律成手上。郑律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后,完成《歌颂延安》的谱曲。很快,这首由他与女高音歌唱家唐荣枚合唱的歌曲在延安大礼堂首演,后歌名改为《延安颂》。多年后,许多人还记得当年首演的情景:那天歌曲一唱完,参加晚会的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就站起来鼓掌,经久不息的掌声冲破礼堂,在延安的夜空久久回荡……

从此,这首饱含深情的颂歌,成为抗战时期最具感召力的音乐之一。它充满希望的歌词和激昂的旋律,像明灯照亮了无数爱国青年的心灵,吸引他们冲破封锁线奔赴延安;像鼓点激励着前线将士抗战的激情,鼓舞他们义无反顾英勇杀敌。

1938年冬,莫耶随八路军120师奔赴抗日前线,任师政治部宣传干事。1944年春,莫耶调到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报》当编辑、记者。1948年秋,她随《战斗报》调回延安,不久随第一野战军进军大西北。途中,部队会合时,有不少战士见到莫耶,争相与她握手、致意,听她唱《延安颂》。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莫耶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她热爱培育她成长的人民军队,热爱她为之奋斗的党的新闻事业,倾其激情和才气写了大量讴歌党、军队和人民的好作品。同为作家的杜鹏程说:“莫耶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而这部小说最亮眼之处,就是延安那个夜晚一气呵成的《延安颂》歌词。

莫耶的一生走得很远,飞得很高,而赋予她智慧的,最初就是逸楼。从《我的故乡》到《延安颂》,莫耶用爱和信仰谱写了如歌的青春岁月,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