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曹基锡:守口如瓶、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

来源:红色延边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8-30 13:19:44

曹基锡(1904—1932),朝鲜族,1911年随叔父全家辗转来到吉林省延吉县东盛涌乡英成村安家落户。读书期间,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下,曹基锡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参加了校内的进步组织“学生会”,经常深入农村,用演讲、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反日爱国宣传活动。

1929年春,曹基锡到延吉县细鳞河学校当教员。在曹基锡的带领和影响下,师生的革命思想十分活跃。1930年1月,曹基锡组织细麟河一带师生和农民群众开展了反日示威游行。

1930年4月,中共延边特别支部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成立了“五一斗争行动委员会”,曹基锡任委员,参与发动和组织了“红五月斗争”。根据“五一斗争行动委员会”的决定,曹基锡被派到汪清县蛤蟆塘开展党的工作。他与当地革命者金相和等人紧密配合,发动和组织群众,以蛤蟆塘为中心建立了“红五月斗争委员会”。经过斗争的锻炼,曹基锡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1930年7月,曹基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8月,曹基锡任中共延吉区委书记。他常常深入农村,向农民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1931年夏,曹基锡接到上级组织指示:营救关押在延吉监狱的共产党员。他立即召开区委会议,详细制订了营救方案,并指派专人秘密与监狱中的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1931年秋,根据中共东满特委的指示,曹基锡组织了由中共磨盘山支部书记等5人参加的“减租减息斗争委员会”,领导农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秋收斗争”。11月7日,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4周年,曹基锡买回五色纸,秘密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等标语,在夜里散发,还将一些标语张贴在日本领事馆、伪警察署的墙上,在舆论上给日伪当局以沉重打击。

1932年1月,中共东满特委领导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春荒斗争”。3月20日上午,曹基锡领导群众在磨盘山五岩洞召开公审亲日分子李昌顺、金炳国等6人的大会。3月26日至3月28日,由于亲日分子李昌顺家属告密,日本警察到磨盘山五岩洞等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讨伐”,正在北山村主持会议的曹基锡等11人被捕,中共延吉区委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4月1日,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得知曹基锡是中共延吉区委书记,开始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但他始终守口如瓶,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4月27日晨,日本军警用两辆军车押着曹基锡等30名革命志士进入一座土围院子,先用机枪扫射,然后又灭绝人性地将茅草浇上汽油点燃,残酷地焚尸灭迹。曹基锡等人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