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集团军某旅充分利用驻训地红色资源开展教育——
思政课堂设在红旗渠边
■闫帅印 陈兴樑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当年,前辈们仅靠双手和简陋的工具,在太行山上建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5月上旬,第83集团军某旅某连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搬到了红旗渠边,该连干部王聪为官兵们讲述开山修渠的故事。这是该旅依托驻训地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缩影。
“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部队动中抓教的生动教材。”该旅领导介绍,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持续推进,部队驻训日益频繁,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充分利用驻训地红色资源,鼓励各营连赴现地参观见学,让官兵们感悟优良传统、汲取奋进力量。
前不久,该旅驻训官兵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见学。一个个场景、一段段影像,再现了红旗渠的修建过程,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追寻历史印记、接受精神洗礼。
参观结束,某连官兵返回驻训地,随即展开一场“向英雄致敬,在战位攻坚”主题讨论活动。“红旗渠是由一群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建造的伟大工程,与前辈们相比,现在我们各项条件好了很多,但依然需要保持不怕苦、不叫累、不退缩的劲头。” 交流中,列兵吴智彪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赢得阵阵掌声。
今年是吴智彪第一次跟随连队到野外驻训。刚开始时,由于驻训环境艰苦、文娱活动相对单调,吴智彪训练热情减退,各课目成绩开始下滑。通过赴红旗渠参观见学,他被先辈们的奋斗故事深深感动。吴智彪一改往日状态,肯吃苦不怕累,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日前,他参加集团军组织的创破纪录比武,取得佳绩。
据了解,该旅还结合驻训实际,遴选理论骨干、政治教员担任“红色讲解员”,利用任务间隙为官兵授课,教育引导大家坚定精武强能、建功军营的信心决心。连日来,该旅官兵始终保持昂扬斗志,立足战位攻坚克难,高标准完成阶段性驻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