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张 扬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积极回应国内国际关切,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我军来说,就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习主席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理论贡献。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解决好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安全问题,又要处理好东方大国独有的安全难题,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习主席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我们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践行人民安全宗旨,坚持把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坚守维护国家利益准则,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推进国际共同安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成功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在于“总体”,突出强调“大安全”理念。“大安全”聚焦“国之大者”,涵盖诸多重点领域,是新形势下对国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我国维护国家安全是有明确边界的,与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大搞制裁脱钩、威逼讹诈,有本质区别。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我们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国家安全由多个领域安全共同组成,而军事安全发挥至关重要的支柱和保障作用,是其他领域安全的重要保证。没有军事安全,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全军应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和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科学判断,充分认清维护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深刻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安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聚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把军事斗争准备抓得又紧又实,做好随时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战略支撑。